成语拼音:tiān shàng rén jiān
成语解释: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成语出处: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感伤
繁体字形:天上人閒
英文翻译:Zero Of The World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间:[jiān]1.方位词。中间:彼此间。同志之间。两国之间。2.方位词。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田间。人间。晚间。一刹那间。3.一间屋子;房间:里间。车间。衣帽间。4.房屋的最小单位:一间卧室。三间门面。5.姓。“閒”[jiàn]1.空隙:乘间。2.嫌隙;隔阂:亲密无间。3.隔开;不连接:间隔。黑白相间。4.挑拨使人不和;离间:反间。5.拔去或锄去(多余的苗):间萝卜苗。“閒”
“天上人间”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当我们走进九寨沟的深秋山林,五彩斑斓的树叶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湖泊中,同行伙伴不禁感叹:“这景色美得简直像天上人间啊!”这里用自然景观的极致美好,诠释了成语传递的仙境般感受。
这个成语只能形容风景吗?当然不是。在职场剧《奋斗者》第三集,主角从阴暗的地下室搬到阳光充足的江景公寓,镜头切换时画外音响起:“从蜗居到江景房,真乃天上人间之别。”此刻成语化作生活境遇的强烈对比,让观众瞬间理解角色处境的巨变。
为什么说这个成语自带画面感?想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渔人穿过山洞后看到的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种理想国度的描绘,本质上就是古人心中具象化的“天上人间”。现代人使用这个成语时,其实在延续千年来的集体审美记忆。
在当代语境下,这个成语有没有新变化?我注意到年轻创作者开始赋予它戏谑意味。比如网络小说里描写主人公走进五星级酒店大堂,配文“水晶吊灯晃得人睁不开眼,这和门外的小吃街简直是天上人间”。这种反差用法既保留原意,又增添了时代特有的幽默感。
如何避免使用这个成语时显得老套?关键在于找到独特视角。有位摄影师在沙漠展览的解说词里写道:“无人机升空瞬间,枯黄沙丘在镜头里化作流动的金色海洋,此刻才懂什么叫作天上人间。”这种将科技视角融入传统表达的创新,让古老成语焕发新生机。
语言学家发现,“天上人间”在使用频率上呈现周期性波动。每当社会经历快速发展期,这个成语就会频繁出现在对比新旧事物的语境中。它像面语言镜子,既映照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永恒向往,也记录着时代变迁的生动轨迹。或许未来某天,当人类真正踏上火星殖民地,又会诞生新的“天上人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