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ān
  • gāo
  • tīng
  • xià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ān gāo tīng xià

成语解释:谓天子圣明,虽居朝廷之上而能洞察下情。

成语出处:《南齐书·王融传》:“皇鉴烛幽,天高听下,赏片言之或善,矜一物之失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天高聽下

英文翻译:heaven is high but listen to the lowliest

天高听下的意思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听:1.用耳朵接受声音:听广播。2.服从;接受;照办: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听劝告。3.任凭:听其自然。4.判断;治理:垂帘听政。5.英语音译词。金属制的密封罐、筒等。也用作量词:听装香烟。一听啤酒。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成语评论

天高听下”这个成语,乍一听像是描述某种距离感,但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常被用来形容上级对基层情况了解不足,或者权力中心与执行层面之间存在信息断层。比如古代官员向皇帝汇报灾情时,若皇帝因“天高”而难察民苦,百姓的困境就容易成为“听下”的空谈。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信息不对称”放到今天还有意义吗?举个例子,一家大型企业的总部制定了新政策,但分公司因地域差异导致执行困难,而高层却误以为政策完美适配——这就是现代版的“天高听下”。问题的核心从来不是物理距离,而是决策者是否真正俯身倾听。

再比如教育领域,家长会上常有父母抱怨:“孩子在家和在学校简直判若两人。”教师若只凭课堂表现做判断,就容易陷入“天高听下”的误区。这时候需要的不是单方面输出指令,而是搭建双向沟通的桥梁。

我个人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数字化工具本应消弭这种隔阂,但微信群里的“收到请回复”式沟通反而可能加剧形式主义。关键不在于技术手段,而在于使用技术的人是否保持谦逊和好奇。就像直播助农看似拉近了城乡距离,但若只盯着销量数据而忽视种植户的真实需求,本质上仍是另一种“天高听下”。

要破解这个困局,或许可以借鉴“走动式管理”的理念。某科技公司CEO坚持每月随机参加基层会议,这种主动缩短“天高”距离的做法,比听十份述职报告更能把握团队脉搏。当权力不再端坐云端,信息自然会在流动中焕发生机。

历史总在重演但不必轮回。如今我们拥有比古人更丰富的沟通渠道,真正的挑战或许在于: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对“听”的敬畏与诚意。毕竟,俯耳倾听的姿态本身,就是消解“天高”的最佳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