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ài ē zài wò
成语解释:太阿:泰阿,宝剑名;握:执持。比喻掌握权柄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内臣兼掌印厂》:“世宗神圣,以至今上,俱太阿在握,可无过虑。”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太阿在握
英文翻译:Too much
太:1.高;大:太空。太学。太湖。2.极;最:太古。3.身份最高或辈分更高的:太老伯。太老师(老师的父亲或父亲的老师)。太夫人(尊称别人的母亲)。4.a)表示程度过分(可用于肯定和否定):水太热,烫手。人太多了,会客室里坐不开。他太不谦虚了。b)表示程度极高(用于赞叹,只限于肯定):这办法太好了。这建筑太伟大了。c)很(用于否定,含委婉语气):不太好。不太满意。5.姓。
阿:[ā]1.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有亲昵的意味:阿大。阿宝。阿唐。2.用在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阿婆。阿爹。阿哥。[ē]1.迎合;偏袒:阿附。阿谀。刚直不阿。阿其所好。2.大的丘陵:崇阿。3.弯曲的地方:山阿。4.指山东东阿:阿胶。5.姓。
在:1.存在;生存:精神永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母都在。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3.留在:在职。在位。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在组织。5.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6.“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不计。在所难免。7.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在去年。在礼堂开会。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在他的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正在:风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课。
握:1.用手攥(zuàn)住:握手。2.掌管:大权在握。
“太阿在握”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武侠小说的味道,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比喻一个人掌握了关键权力或主动权,就像手中握着太阿剑(古代名剑)一样。比如公司里一位高管力排众议推动新项目落地,大家可能会说:“张总这次真是太阿在握,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手握大权”的状态一定好吗?其实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去年某科技公司CEO果断砍掉亏损业务,虽然当时被骂“独断专行”,但一年后企业利润翻倍,反而证明了太阿在握的价值。这就像开车时握住方向盘——方向正确时是掌控力,乱打方向就成了危险驾驶。
生活中普通人能用这个成语吗?当然可以!比如家庭装修时妻子坚持要装地暖,面对全家反对时,她笑着引用:“这次装修我可是太阿在握,冬天你们就知道暖气的好了。”这种带点幽默的自嘲用法,既点明了主导地位,又缓和了气氛。
从历史角度看,这个成语其实藏着中国人的管理智慧。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若没有秦孝公“太阿在握”的支持,恐怕难改秦国积弱局面。但明代万历皇帝长期把持朝政却不作为,反而导致朝纲败坏。可见真正的掌控力不在于紧抓权力,而在于明确目标后的果断行动。
我个人觉得,现代社会更需要“动态太阿”。就像玩团队竞技游戏,队长要根据战况随时切换指挥权。上周部门接急单时,实习生小王主动请缨协调资源,事后大家调侃他“临时太阿在握”,其实这种灵活的权力流动,反而比僵化的层级管理更有效率。
当你下次看到重要决策场景时,不妨观察当事人是紧握“太阿剑”不松手,还是像交响乐指挥那样,既把控节奏又激发团队潜能。毕竟,真正的掌控从不是独角戏,而是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力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