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óu kuàn jī liǎn
成语解释:头会: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形容赋税繁重苛刻。
成语出处:《淮南子·氾论训》:“头会箕赋,输于少府。”《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赋税繁重苛刻
繁体字形:頭會箕斂
英文翻译:heavy taxation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会:[huì]1.聚合;合在一起:会合。会齐。会诊。会审。2.见面;会见:会面。会客。昨天没有会着他。3.有一定目的的集会:晚会。舞会。开会。报告会。晚上有一个会。4.某些团体:工会。妇女联合会。5.庙会:赶会。6.民间朝山进香或酬神求年成时所组织的集体活动,如香会、迎神赛会等。7.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组织,入会成员按期平均交款,分期轮流使用。8.主要的城市:都会。省会。9.时机:机会。适逢其会。10.应当:长风破浪会有时。11.理解;懂得:体会。误会。心领神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12.熟习;通晓:会英文。会两出京戏。13.助动词。表示懂得怎样做或有能力做(多半指需要学习的事情):我不会滑冰。这孩子刚会走路,还不大会说话。14.助动词。表示擅长:能说会道。会写会画的人倒不太讲究纸的好坏。15.助动词。表示有可能实现:他不会不来。树上的果子熟了,自然会掉下来。16.付账:会账。我会过了。17.见〖会儿〗、〖会子〗。[kuài]总计:会计。
箕:1.簸箕:箕踞。2.簸箕形的指纹:斗箕。3.二十八宿之一。4.姓。
敛:1.收起;收住:敛容。敛足。2.约束:敛迹。3.收集;征收:敛钱。横征暴敛。把工具敛起来。
“头会箕敛”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藏着古代社会的真实写照。比如有人这样造句:“古代贪官头会箕敛,百姓苦不堪言。”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用“头会箕敛”形容剥削?其实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按人头收税,用簸箕敛财”,就像拿着大簸箕直接往百姓粮仓里掏粮食,形象地展现了横征暴敛的场景。
再举个现代版的例子:某公司要求员工每天提交三次工作进度报告,还克扣加班费,同事私下吐槽:“这管理方式简直是头会箕敛!”这时候你会发现,这个成语不仅能用在古代赋税场景,还能形容现代职场或生活中的过度索取。为什么它跨越千年还能引发共鸣?因为人性中的贪婪与控制欲,始终是跨越时空的存在。
有人可能会困惑:现在不是法治社会了吗?怎么还会有头会箕敛的现象?举个例子,某些网络平台对创作者抽成高达50%,创作者辛辛苦苦做的内容,平台就像拿着电子簸箕直接分走一半收益。这说明剥削的形式会变,但本质依然相似。值得欣慰的是,现在人们可以通过法律维权、舆论监督等方式制衡这种行为。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像一面历史照妖镜。当看到某些机构要求家长每天上传孩子刷牙视频打卡,或者某些APP过度索取用户隐私时,就会想起“头会箕敛”这个词。但比起古人,我们多了反抗的渠道和选择的自由,这或许就是文明进步的意义——不是消灭所有不合理,而是让普通人有了说“不”的底气。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最近遇到过哪些“温柔版头会箕敛”?可能是健身房不退押金,可能是房东乱涨房租。识别这些现象就像点亮一盏警示灯,当我们能准确说出“这是头会箕敛”时,其实已经迈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毕竟阳光照到的地方,暗箱操作总会收敛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