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uā dà qí cí
成语解释:见“夸大其词”。
成语出处:孙犁《谈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我从来不好夸大其辞。”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指语言夸张
繁体字形:夸大其辭
英文翻译:pompous
夸:[kuā]1.说大话,自吹:夸口。夸张。夸耀。夸嘴(夸口)。浮夸。夸夸其谈。2.用话奖励,赞扬:夸赞。夸许。3.奢侈:“贵而不为夸”。[kuà]古同“跨”,兼有。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辞: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2.言语文词:辞令。修辞。3.告别:辞行。4.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谢。辞职。5.解雇:辞退。他被老板辞了。6.躲避;推托:万死不辞。不辞辛苦。
提起“夸大其辞”,很多人会联想到“吹牛不打草稿”,但成语里的夸张表达其实藏着独特魅力。比如“惊天动地”常被用来形容普通事件:“老张修个水龙头,硬说自己在搞惊天动地的大工程”。这种反差感往往能让听者会心一笑。
为什么人们偏爱夸张表达?不妨看看“九牛一毛”这个成语。当小王抱怨“这月加班费才九牛一毛”,他并非真要计算九头牛的毛发数量,而是用视觉化的对比传递情绪。这种表达方式就像给语言加了放大镜,让抽象感受变得触手可及。
观察日常生活,“千钧一发”常被用在非危急场合:“再晚五分钟提交方案就千钧一发了”。这种夸张用法的本质,是说话者在强调时间紧迫性时,无意间借用了历史典故的重量感。就像在咖啡里加糖,虽不改变液体本质,却让滋味更易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夸大式成语如“气吞山河”在职场汇报中出现频率颇高。某项目经理曾用“我们的方案将气吞山河般改变行业格局”作为开场白,这种表述虽显浮夸,却成功调动了听众注意力。语言学家研究发现,适度夸张能使信息接收效率提升40%。
作为文字工作者,我认为语言弹性恰如橡皮筋——拉得太紧易断裂,完全松弛则失去张力。就像用“火冒三丈”形容轻微不快时,若辅以挤眉弄眼的表情,便成就了有效的情绪传递;但若在事故报告中滥用“天崩地裂”,就可能造成信息失真。掌握这个度,才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
下次听到“这事说出去能轰动全城”时,不妨莞尔。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夸张表达,何尝不是平凡生活的调味剂?只要不偏离事实轨道,让语言乘着想象的翅膀飞一会儿,或许能让沟通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