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ǎn
  • sh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ǎn shuò qí cí

成语解释:闪烁:光线忽明忽暗、摇动不定。比喻说话躲躲闪闪。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25回:“何况这等事本来是缜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閃爍其辭

英文翻译:mince words

闪烁其辞的意思

闪:1.闪避:闪开。闪过去。闪在树后。2.(身体)猛然晃动:他脚下一滑,闪了闪,差点跌倒。3.因动作过猛,使一部分筋肉受伤而疼痛:闪了腰。4.闪电:打闪。5.突然出现:闪念。山后闪出一条小路来。6.闪耀:闪金光。电闪雷鸣。眼里闪着泪花。7.甩下;丢下:出发时一定来叫你,不会把你闪下。8.姓。

烁:光亮的样子:闪烁。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辞: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2.言语文词:辞令。修辞。3.告别:辞行。4.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谢。辞职。5.解雇:辞退。他被老板辞了。6.躲避;推托:万死不辞。不辞辛苦。

成语评论

提到“闪烁其辞”,你会想到什么场景?比如同事被追问项目进展时支支吾吾:“这个环节还在优化,具体时间要看后续配合。”明明知道问题所在,却用模棱两可的话绕开核心,这种表达方式就是典型的“闪烁其辞”。

为什么人们会选择这样的沟通方式?举个例子,朋友问你新买的衣服是否好看,你回答:“这个颜色挺特别的,现在很多设计师都爱用撞色。”看似在讨论潮流,实则避开了直接评价。这种迂回策略往往源于不想伤害对方,或是不愿承担说真话带来的后果。

工作中遇到领导询问棘手问题时,有人会说:“这个方案我们还在多方论证,需要平衡各环节的资源。”看似专业术语的背后,可能藏着执行困难的真相。我发现这类表达就像给真相裹上棉花——既保护了自己,也给对方留下解读空间。

这种语言现象是否完全负面?未必。比如医生面对重症患者家属时,用“我们正在尝试多种治疗手段”代替冰冷的数据,反而能传递希望。关键不在于是否绕弯子,而在于绕弯子的动机是善意保护还是刻意隐瞒。

观察生活中那些擅长沟通的人,他们往往能在直言不讳和委婉表达之间找到平衡点。就像邻居问你是否听见他家吵架,你回答:“昨晚专注看书没注意”比“你们吵得整栋楼都听见”更易被接受。语言如同调色盘,重点在于选择适合当下情境的色彩。

下次遇到需要表态的场合,不妨先问自己:此刻的模糊表达是为了维系关系,还是逃避责任?这个简单的自省过程,或许能帮你找到更真诚的沟通方式。毕竟,再精巧的修辞技巧,也比不上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坦诚交流。

闪烁其辞的造句

  1. 造句 有什么意见尽管提,不要瞻前顾后,闪烁其辞。
  2. 造句 他知道为人应当坦率,可考虑到后果,又不得不闪烁其辞。
  3. 造句 他说话总是闪烁其辞,不愿意告诉我们他到底是做什么的。
  4. 造句 研究人员在闪烁其辞15年后,终于公开了440万年前人类始祖的化石.
  5. 造句 为了和那些较为闪烁其辞的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中国承包商们就必须亮相。
  6. 造句 不要闪烁其辞,给一个明确的答复.
  7. 造句 对于这个关键问题,他总是闪烁其辞,不愿明确回答.
  8. 造句 特纳先生对于他们俩是否确实结过婚的问题闪烁其辞.
  9. 造句 闪烁其辞,幕府就能做到这一点。
  10. 造句 弥得尔顿博士以慈悲为怀的神气闪烁其辞地把话又说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