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 yuān jí wǎng
成语解释:奇:罕见的。罕见的冤屈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0回:“四老爹道:‘小弟此番大概是奇冤极枉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罕见的冤屈
繁体字形:奇寃極枉
英文翻译:Extremely wrong
奇:[qí]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奇事。奇闻。奇志。奇勋。奇耻大辱。商品奇缺。山势奇险。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奇兵。奇袭。出奇制胜。3.惊异:惊奇。不足为奇。4.姓。[jī]1.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奇数。奇偶。2.零数:五十有奇。
冤:1.冤枉;冤屈:冤情。鸣冤。申冤。含冤负屈。2.冤仇:冤家。结冤。3.上当;吃亏:花冤钱。白跑一趟,真冤!4.欺骗:你别冤人!
极:1.顶点;尽头:登峰造极。无所不用其极。2.地球的南北两端;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进入或流出的一端:南极。北极。阴极。阳极。3.尽;达到顶点:极力。极目四望。物极必反。极一时之盛。4.最终的;最高的:极度。极端。极量。5.“极”也可做补语,但前头不能用“得”,后面一般带“了”,如“忙极了”。6.姓。
枉:1.弯曲:矫枉过正。2.使歪曲:贪赃枉法。3.受屈:冤枉。屈枉。4.副词。徒然;白白地:枉费心机。
“奇冤极枉”这个成语,听起来就让人心里一沉。它形容的是那种让人难以置信的冤屈,就像明明站在阳光下,却被硬生生推进了黑暗的深渊。比如《窦娥冤》里的女主角,六月飞雪、血溅白练的离奇景象,不正是对“奇冤极枉”最生动的诠释吗?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有这种极端的冤案吗?其实,任何时代都可能存在不公。比如某地曾有一桩盗窃案,监控模糊、证据不足,却因舆论压力草率定罪,直到三年后真凶落网才真相大白。这种戏剧化的反转,恰恰说明“奇冤极枉”不仅是历史故事,也可能潜伏在我们身边。
为什么人们会对这类事件格外敏感?或许因为公平正义是社会的根基。就像盖房子时发现地基有裂缝,谁都会紧张地想要修补。我曾听律师朋友说,每纠正一桩冤案,都像在法治高墙上填补一个漏洞——过程艰难,但每补一块砖,整面墙就变得更结实些。
面对不公,普通人能做些什么?保持理性思考是关键。网络时代的信息洪流中,我们既要警惕“舆论审判”的陷阱,也要相信制度纠错的韧性。就像农民知道暴雨会冲垮田埂,但更清楚雨过天晴后,重新夯土才能让庄稼长得更好。这种朴素的智慧,或许正是化解“奇冤极枉”的良方。
阳光下的阴影永远不会消失,但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司法公开、证据留存技术正在普及。当DNA鉴定能还原真相,当庭审直播让权力运行透明化,那些曾经令人绝望的“奇冤极枉”,终将成为丈量社会进步的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