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ǎng bá gōng xīn
成语解释:奖:劝勉,夸奖;拔:选拔,提升。奖励和提拔出于公心
成语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文学》:“李封州甘为文至精,奖拔公心,亦类数公。”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用人
繁体字形:奨拔公心
英文翻译:To win and win
奖:1.奖励;夸奖:褒奖。嘉奖。有功者奖。2.为了鼓励或表扬而给予的荣誉或财物等:得奖。发奖。一等奖。
拔:1.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拔草。拔剑。拔刺。拔了一颗牙。拔了祸根。2.吸出(毒气等):拔毒。拔火。拔罐子。3.挑选(多指人才):选拔。4.向高提:拔嗓子。5.超出;高出:海拔。出类拔萃。6.夺取;攻克(据点、城池等):连拔敌军三个据点。7.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8.姓。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奖拔公心”这个词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奖励和提拔那些出于公心做事的人”。比如一家公司里,老板看到某个员工不仅业绩好,还主动帮同事解决问题,于是公开表扬并升职加薪。这时候大家会想:为什么这种行为值得鼓励?答案很简单——因为它传递了一个信号:无私和公正的行为会被看见,且能带来回报。
有人可能会问:“生活中真的存在奖拔公心的例子吗?”当然有。比如社区里评选“热心居民”,奖励那些常年义务打扫楼道、组织活动的邻居。这种机制不仅能激励更多人参与公共事务,还能让社区氛围更和谐。你看,公心不仅能凝聚人心,还能推动集体进步。
再举个例子:学校选班干部时,老师特意提名一个平时默默帮同学补课的学生。这是不是“奖拔公心”的体现?没错。这种选择背后藏着一种智慧:当“利他”成为评价标准,竞争就不再是零和游戏,而是良性循环。有人担心这样会忽略能力,但现实恰好相反——能兼顾他人利益的人,往往更有大局观和领导力。
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互联网时代,人们更在意“公平感”。比如网友自发点赞那些分享干货的博主,平台算法也会优先推荐这类内容。这算不算数字时代的“奖拔公心”?某种程度上是的。当公开、透明的机制取代暗箱操作,公心自然会被更多人追随。
最后想分享一个观察:重视“奖拔公心”的团队,往往内部摩擦更少。比如创业公司里,创始人如果明确奖励那些推动团队协作的成员,而不是只盯着个人KPI,员工会更愿意把后背交给伙伴。这种信任感,恰恰是单纯靠物质激励难以实现的。
说到底,奖拔公心不只是个成语,更像一种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它提醒我们:当善意与能力相遇时,应当有人点亮一盏灯,让后来者看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