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ǎo shuō dǎi shuō
成语解释: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掌柜的便同他们好说歹说,说我们都是乡邻,你们也犯不着来害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多方劝说
繁体字形:好説歹説
英文翻译:try every possible way to persuade sb
好:[hǎo]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好人。好东西。好事情。好脾气。庄稼长得很好。2.合宜;妥当:初次见面,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好看。好听。好吃。4.友爱;和睦:友好。好朋友。他跟我好。5.(身体)健康;(疾病)痊愈:体质好。身子比去年好多了。他的病好了。6.用于套语:好睡。您好走。7.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计划订好了。功课准备好了。外边太冷,穿好了衣服再出去。坐好吧,要开会了。8.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好,就这么办。好了,不要再说了。9.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一下可麻烦了。10.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哈尔滨离北京好远?[hào]1.喜爱(跟“恶”wù相对):嗜好。好学。好动脑筋。好吃懒做。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说:[shuō]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说了个笑话。2.解释:一说就明白。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4.责备;批评:挨说了。爸爸说了他几句。5.指说合;介绍:说婆家。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yuè]同“悦”。[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歹:1.坏(人、事):歹人。歹徒。为非作歹。2.姓。
说:[shuō]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说了个笑话。2.解释:一说就明白。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4.责备;批评:挨说了。爸爸说了他几句。5.指说合;介绍:说婆家。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yuè]同“悦”。[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好说歹说”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它和“苦口婆心”有什么区别?举个例子:同事老张想请假去旅游,但项目正到关键期。主管先夸他工作能力强,又提醒项目风险,最后说“哪怕只留半天帮忙也行”。老张被说动,答应推迟行程。这里“好说歹说”既有夸奖又有提醒,重点在灵活变换说话方式推动结果。
有人问:“这不就是软硬兼施吗?”不完全对。软硬兼施侧重策略性,而“好说歹说”更突出反复沟通的过程。比如家长劝孩子别熬夜:“熬夜伤身体”(讲道理)、“周末带你去游乐场”(给甜头)、“再这样没收手机”(给压力)——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持续劝说,才是成语的精髓。
在职场中如何运用得当?市场部的小王想拉技术部加班赶方案。他先说“这个项目能让老板看到咱们的协作能力”(利益驱动),见对方犹豫又补了句“下周我帮你们测试新系统”(交换条件),最后开玩笑“不然我天天给你们点奶茶”。通过正反激励和幽默化解,正是“好说歹说”的现实演绎。
有人可能会质疑:“反复劝说会不会显得很烦人?”关键在两点:一是真带着解决问题的诚意,二是根据对方反应调整话术。就像劝朋友戒烟,从健康危害说到省钱旅游计划,再到“咱们还要一起打三十年篮球呢”——这种递进式沟通,往往比单方面说教有效得多。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其实揭示了沟通的本质:信息传递需要适配接收频率。就像调收音机,不断微调波段才能找到清晰频道。现代社会虽然沟通工具发达,但面对面“好说歹说”的温度与弹性,依然是化解矛盾的重要法宝。毕竟,人心不是开关,一按就通,总要给理解留点缓冲带。
下次遇到需要说服别人的场合,不妨试试“好说歹说”的组合拳。先铺个暖心的垫子,再摆事实讲道理,最后留个双方都能下的台阶。你会发现,比起强硬要求或一味讨好,这种有弹性的沟通方式,往往能让事情出现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