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āng
  • xuě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ú tāng pō xuě

成语解释:同“如汤沃雪”。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如今青州只凭呼延灼一个。若是拿得此人,觑此城子,如汤泼雪。”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形容十分容易

繁体字形:如湯潑雪

英文翻译:disappear like snow when hot water is thrown on it

如汤泼雪的意思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汤:[tāng]1.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也指烹调后以汁液为主的副食:米汤。姜汤。煲汤。2.开水;热水:赴汤蹈火。3.中药方剂。用水煎服:茵陈汤。4.也叫成汤、唐、大乙。商朝第一个君主。夏桀残酷暴虐,人民反对,诸侯叛离。汤起兵灭夏,约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都亳(今河南商丘)。[shāng]〔汤汤〕水流大而急。

泼:1.用力把液体向外倒或向外洒,使散开:扫地时,泼一点水,免得尘土飞扬。2.蛮横不讲理:撒泼。3.有魄力;有生气;有活力:他做事很泼。大伙儿干得真泼。

雪:1.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2.颜色或光彩像雪的:雪白。雪亮。3.姓。4.洗掉(耻辱、仇恨、冤枉):雪耻。雪恨。昭雪。洗雪。

成语评论

如汤泼雪”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抽象?其实它常用来形容解决问题或化解矛盾时异常顺利,就像热水浇在雪上,瞬间消融。比如同事之间因为误会吵架,你站出来把话说开,两人立刻握手言和——这就是典型的“如汤泼雪”。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汤’和‘雪’来比喻?”其实这个意象特别精准。滚烫的水遇到松软的雪,根本不需要费力搅拌,自然快速融合。就像生活中有些矛盾看似复杂,找到关键点后解决起来比想象中容易得多。

我见过一个真实案例:小区里为停车位争吵的邻居,在物业公示了清晰的管理细则后,三天内纠纷全部平息。这种从剑拔弩张到烟消云散的过程,用“如汤泼雪”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它提醒我们:很多问题需要的不是蛮力,而是找准破局的“温度”。

值得注意的是,成语背后藏着古人观察自然的智慧。现在社会节奏加快,人们反而容易陷入“过度用力”的误区。比如教育孩子时,与其天天说教,不如像热汤化雪那样创造温暖包容的环境,很多问题会自然消解。这种举重若轻的智慧,放在今天依然闪着光。

或许有人疑惑:“难道所有困难都能轻松解决?”当然不是。这个成语更深的启示在于:当我们觉得事情棘手时,不妨退一步看看是否存在被忽略的突破口。就像寒冬里泼出去的热水,选对角度和时机,往往比反复凿冰更有效。

最后想说,所谓“如汤泼雪”的能力,本质上是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这种能力既需要经验积累,也需要保持开放心态。就像做菜时掌握火候,处理问题时把握好“温度”,很多障碍真的会像春雪遇见暖阳般自然消融。

如汤泼雪的造句

  1. 造句 如汤泼雪,朕没有想到会结束的这么快,算起来只打了几仗而已,而且没有任何挑战性,听说大明帝国的官兵死伤不过五百人,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呀!
  2. 造句 李将军,听说你父亲李老将军数月前在镇州殉国,朕听后心中很是伤心,老将军征战沙场二十余年,守城固若金汤,攻城如汤泼雪,可谓是用兵如神。
  3. 造句 仅仅过了半盏茶的工夫,这股香气又迅速地飘回到展鹏的身体里,如汤泼雪,消散无踪。
  4. 造句 务求每一关节,每一肌肉,都能松透,以精神照顾原则,如汤泼雪,须毫无拙力之渣滓存在。
  5. 造句 关张赵云勇猛无敌,卧龙凤雏神机妙策,有这五人在,主公一统天下如汤泼雪,无这五人,大事难成。
  6. 造句 还是那句,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的阴谋和阳谋,都会如汤泼雪,根本不会对战役的扭转起到决定性作用,只能是在局部战场上获得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