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āng
  • guàn
  • xuě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ú tāng guàn xuě

成语解释:同“如汤沃雪”。

成语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王言》:“则民之充恶,如汤之灌雪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形容十分容易

繁体字形:如湯灌雪

英文翻译:disappear like snow when hot water is thrown on it

如汤灌雪的意思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汤:[tāng]1.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也指烹调后以汁液为主的副食:米汤。姜汤。煲汤。2.开水;热水:赴汤蹈火。3.中药方剂。用水煎服:茵陈汤。4.也叫成汤、唐、大乙。商朝第一个君主。夏桀残酷暴虐,人民反对,诸侯叛离。汤起兵灭夏,约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都亳(今河南商丘)。[shāng]〔汤汤〕水流大而急。

灌:1.浇;灌溉:引水灌田。往麦地里灌水。2.倒进去或装进去(多指液体、气体或颗粒状物体):灌了一瓶热水。风雪呼呼地灌进门来。那响亮的声音直往他耳朵里灌。3.指录音:灌唱片。4.姓。

雪:1.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2.颜色或光彩像雪的:雪白。雪亮。3.姓。4.洗掉(耻辱、仇恨、冤枉):雪耻。雪恨。昭雪。洗雪。

成语评论

如汤灌雪”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陌生?其实它和另一个成语“如汤沃雪”意思相近,都形容解决问题干脆利落、毫无阻碍。不过“如汤灌雪”更偏向主动行动后的效果,比如你刚整理完乱糟糟的书架,原本堆成山的书本瞬间变得整整齐齐——这种“瞬间改观”的畅快感,就是成语想表达的意境。

举个例子:团队连续加班三天赶项目,结果客户突然要求调整方向。正当大家焦头烂额时,组长拿出一份备用方案,所有问题立刻“如汤灌雪”般迎刃而解。这里的“汤”就像解决问题的关键策略,而“雪”则是看似棘手的困难。

有人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职场场景吗?”当然不是!比如孩子面对复杂的数学题,找到解题公式后突然开窍;或是家里水管爆裂,维修师傅三两下搞定漏水点。这些生活中“难题秒解”的时刻,都能用“如汤灌雪”来形容。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藏着古人的智慧。热水浇雪之所以见效快,核心在于“对症下药”——如果换成冷水冲雪,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就像我们处理问题时,找到正确方法比盲目行动更重要。有个朋友曾用这个成语调侃自己减肥:别人跑步三个月才瘦两斤,他调整饮食结构后体重“如汤灌雪”,两周掉了五斤。

不过要注意的是,现实中的问题很少真像融雪那么简单。成语更多是表达一种理想状态,提醒我们在复杂情况中寻找突破口。就像程序员修复系统漏洞,可能反复调试几十次代码才能实现“瞬间解决”的效果。表面看是“如汤灌雪”的轻松,背后其实是长期的积累。

下次遇到看似无解的难题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既是对高效解决问题的期待,也暗示着需要前期充分的准备——毕竟再滚烫的热水,也得先烧开了才能用来化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