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ú pēng xiǎo xiān
成语解释:烹:烧煮;鲜:活鱼。像煮一条小鱼一样。比喻轻而易举
成语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如烹小鮮
英文翻译:Such as cooking small fresh food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烹:1.煮(菜、茶):烹饪。烹调。2.烹调方法,先用热油略炒,然后加酱油等作料搅拌,随即盛出:烹对虾。
小: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3.时间短:小坐。小住。4.年幼小,排行最末:小孩。5.谦辞:小弟。小可。小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6.妾:小房。
鲜:[xiān]1.新鲜:鲜花。鲜肉。2.明丽的:鲜红。鲜艳。3.(味道)美好:味道很鲜。4.鲜美应时的食物:时鲜。尝鲜。5.古指生鱼:治大国,若烹小鲜。[xiǎn]少:鲜见。鲜有。
“如烹小鲜”这个词,乍一听像是菜谱里的步骤,但它其实是《道德经》里的经典比喻。老子用它形容治国之道——就像煎小鱼不能乱翻动,做事也得讲究火候和分寸。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人偏偏选“烹小鲜”当例子?
举个实际场景:公司新项目启动会上,经理说:“咱们这次改革要‘如烹小鲜’,别急着推翻现有流程。”这里用成语提醒团队避免激进改动,就像煎鱼时频繁翻面会导致散架。这比直接说“慢慢来”多了层文化厚度,又不失生动。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循序渐进”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视角。“如烹小鲜”更强调对外界规律的尊重——小鱼本身易碎,强行改变只会适得其反。就像家长辅导作业,吼得越凶,孩子大脑越容易“死机”,这时候需要的反而是文火慢炖的耐心。
我在社区见过个有趣案例:物业想整顿乱停车,没有直接贴罚单,而是先划出临时停车区,再逐步引导。这种“分阶段下锅”的策略,既解决了问题,又避免了居民抵触,完美诠释了“烹小鲜”的智慧。
不过要注意,谨慎不等于不作为。就像煎鱼完全不翻面会焦糊,工作中完全拒绝调整也会僵化。真正的精髓在于把握干预的“度”,比如医生开药时说的“最小有效剂量”——既能治病,又不伤元气。
当代人常被“快速见效”的焦虑裹挟,这时候重温“如烹小鲜”,会发现古人早就参透了事物发展的节奏。无论是处理人际关系还是经营事业,学会在恰当的时候“收手”,往往比盲目行动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