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ú jiàn zài xián
成语解释:箭已搭在弦上。比喻势在必行。
成语出处: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比喻势在必行
繁体字形:如箭在絃
英文翻译:poised to strike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箭:1.古代兵器,长约二三尺的细杆装上尖头,杆的末梢附有羽毛,搭在弓弩上发射。现代射箭运动用的箭一般用钢、铝合金、塑料等制成。2.指箭能射到的距离:一箭之遥。半箭多路。
在:1.存在;生存:精神永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母都在。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3.留在:在职。在位。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在组织。5.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6.“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不计。在所难免。7.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在去年。在礼堂开会。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在他的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正在:风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课。
弦:1.弓背两端之间的绳状物,用其弹性以发箭:弓弦。2.乐器上经过摩擦、振动发声的线。3.钟表等的发条。4.连接圆周上两点的线段。5.中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对着直角的斜边。
“如箭在弦”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形势紧迫,就像箭已经搭在弓上,不得不发。举个例子:公司的新项目原本计划下个月启动,但竞争对手突然提前发布了同类产品,整个团队瞬间如箭在弦,连夜开会调整策略。这时有人可能会问:“这种压力下,团队真的能快速反应吗?”答案是肯定的——紧迫感反而激发了创造力,最终方案比原计划更精简高效。
再比如,生活中也常见类似场景。朋友小张报名了一场马拉松,赛前一周却扭伤了脚踝。医生建议休息,但他坚持道:“训练了半年,现在如箭在弦,我不能放弃。”有人质疑:“带伤参赛是否太冒险?”实际上,他通过调整配速和穿戴护具,最终安全完赛。这种“不得不做”的状态,往往能挖掘出意想不到的潜力。
成语背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它强调的是“被动中的主动”。当外界压力推着我们行动时,如何将这种紧迫转化为动力?我个人认为,关键在于快速评估风险与收益。就像射箭前需要瞄准靶心,生活中面对“不得不做”的选择时,清晰的优先级判断比盲目行动更重要。
有趣的是,这种状态在现代社会愈发常见。比如学生面对突然提前的考试截止日,或是家长在孩子突发高烧时连夜送医。这些场景中,“如箭在弦”不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真实的时间竞赛。但换个角度看,这种紧迫性反而能帮助人们过滤干扰项,专注于最关键的任务。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长期处于“箭在弦上”的状态可能透支精力。就像弓箭手不会永远拉紧弓弦,适时调整节奏才能保证下一次精准发射。当感受到持续高压时,主动喊停或许比勉强坚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