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ú sù rú qì
成语解释:诉:说;泣:哭。像在哭泣,像在诉说。形容哀戚婉转的抒情乐声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8回:“师涓重整弦声,备写抑扬之态,如诉如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乐声等
繁体字形:如訴如泣
英文翻译:Cry as you tell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诉:控告:上诉。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泣:1.小声哭:暗泣。哭泣。泣不成声。2.眼泪:饮泣。泣下如雨。
“如诉如泣”这个词,总让人想到某种声音或文字中暗藏的情感。比如,深夜听到远处传来的二胡声,琴弦震颤的瞬间,仿佛有人在你耳边轻声诉说心事,尾音又像眼泪一样缓缓落下。这种描述,是不是让画面感扑面而来?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如诉如泣’能精准传递悲伤感?”其实这个词巧妙地将听觉(诉)和情绪(泣)绑在一起。就像电影配乐里的小提琴独奏,明明没有歌词,却让人心头一紧——这种“不用直说,但全懂了”的感染力,正是汉语成语的魅力。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读到朋友写的离别信,字里行间没有直接提“舍不得”,但那些对往事的琐碎回忆、对未来的欲言又止,就像用羽毛轻扫过心尖,又痒又疼。这时候用“如诉如泣”来形容,可比单纯说“很难过”生动多了。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也能用在非人类的事物上。比如暴雨打在老屋瓦片上的声音,叮叮咚咚的节奏里,仿佛藏着房子几十年的故事。这种联觉体验,或许正是中文里“万物有灵”的独特视角——我们总能在环境里找到情绪的共鸣点。
当我们在社交平台看到有人用这个词描述一首歌或一部电影时,背后可能藏着更深的心理需求:快节奏的生活里,人们渴望找到能代替自己流泪的表达方式。“如诉如泣”就像个情感中转站,把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打包成四个字,轻轻放在别人手上。
下次听到让你心头泛酸的旋律,或是读到让人鼻子发酸的文字,不妨试试用这个词来形容。它不只是个成语,更像是给情绪找到的具象容器——把飘忽的感受装进去,封口处还带着微微的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