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iào jué yī shí
成语解释:妙:美妙。指佳妙不是同时人所能及的
成语出处:宋·周禈《清波杂志》第12卷:“笔墨简远,妙绝一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非常好
繁体字形:玅絶一時
英文翻译:A wonderful moment
妙:1.好;美妙:妙品。妙境。妙不可言。这个办法真妙。2.神奇;巧妙;奥妙:妙计。妙策。妙用。妙算。妙诀。妙手回春。莫名其妙。3.姓。
绝:1.断:隔绝。络绎不绝。2.穷尽;净尽;没有出路的:绝望。弹尽粮绝。绝境。3.副词。1.极:绝大多数。绝妙。2.全然;绝对:绝无其事。4.独一无二的:绝技。5.气息中止;死亡:气绝。悲痛欲绝。6.绝句:七绝。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妙绝一时”这个成语怎么用?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用五米长卷描绘汴京的市井百态。当时人们惊叹“这画工妙绝一时”,既夸赞画作本身精妙,也暗示这种全景式风俗画在12世纪属于创新突破。有趣的是,这种赞誉并不妨碍后世出现更复杂的《姑苏繁华图》,就像智能手机取代翻盖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妙绝一时”。
有人会问:“妙绝一时”的核心是强调永久性还是时效性?其实答案藏在成语结构里。“一时”明确点出时间范围,比如二十年前诺基亚的实体按键设计曾是手机界的标杆,但触屏技术兴起后,这种优势就成了特定时期的辉煌。这提醒我们看待事物时,既要承认其阶段性的卓越,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续变化。
现代职场中也有典型案例。某互联网公司2018年开发的智能排班系统,通过算法将3000名员工的轮班效率提升40%,当时被业内称为“妙绝一时”的解决方案。但随着AI技术迭代,三年后同类系统普遍实现了动态调岗功能,初代系统的地位自然发生变化。这说明“妙绝一时”的评价本身,恰恰证明了行业在不断进步。
或许有人质疑:在快速更迭的时代,用“妙绝一时”是否意味着容易过时?我的观察是,正因为事物发展存在客观规律,阶段性成就才更显珍贵。就像小时候珍藏的连环画,虽然后来有了彩色漫画和电子书,但那些泛黄纸张承载的,正是特定时代里无法复制的创造力闪光。
换个角度思考,当我们说某位歌手“妙绝一时”,重点不在比较他是否比周杰伦优秀,而是肯定他在某个音乐发展阶段带来的独特价值。这种认知方式,既避免了非黑即白的评价陷阱,也让文化记忆有了更立体的层次感。就像老式胶片相机的成像质感,在数码时代反而成了摄影师追求的特殊美学。
最后分享个生活观察:我家巷口那家开了二十年的糕点铺,用古法烤制的桃酥至今无人超越。街坊们常说“王师傅的手艺妙绝一时”,这话既是对传统技艺的致敬,也暗含对工业化食品的温和对比。这种存在于市井烟火中的“妙绝一时”,或许才是最持久的文化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