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āng jué yī shí
成语解释:猖獗:凶猛而放肆。形容坏人或反动势力一时间显得特别凶猛放肆。
成语出处:周恩来《在延安欢迎会上的演说》:“曾经猖獗一时的法西斯党徒及其第五纵队的死期是一天一天逼近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坏势力
繁体字形:猖獗一時
英文翻译:run wild for a brief period
猖:凶猛;狂妄:猖獗。猖狂。
獗:见〖猖獗〗。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哎哟,说到“猖獗一时”这成语,你肯定听过吧?但具体啥意思,咋用才对味儿呢?咱们先举个栗子:比如前几年某款网红奶茶店门口排长队,结果半年后倒闭了——这事儿就能说“虚假营销的套路曾经猖獗一时”。你品,是不是特指某种现象像野草似的突然疯长,但很快就蔫了?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那和‘昙花一现’有啥区别?”问得好!其实这俩都形容短暂,但“猖獗”自带负面色彩啊。就像去年某地传的谣言满天飞,政府辟谣后大家才清醒——这种带破坏性的传播,用“猖獗一时”就比“昙花一现”更贴切,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这成语背后藏着个有趣规律:但凡能“猖獗”的东西,往往都有点“病毒传播”特性。拿我自己经历来说,刚玩短视频时跟风拍过土味剧情,结果流量来得快去得更快。现在回头看,这种内容可不就是典型的“猖獗一时”嘛!不过话说回来,短暂流行也不全是坏事,至少给市场试错提供了样本。
再往深了想,为啥人们总对“猖獗一时”的现象后知后觉呢?大概就像炒股的韭菜效应,当局者迷呗。不过我倒觉得,与其事后批判,不如学学中医“治未病”的思路。比如看到某个新概念突然爆火,先别急着跟风,多问两句:“这玩意儿有可持续性吗?还是说只是包装精美的泡沫?”
最后说个冷知识,这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描写瘟疫,原意是真有破坏力的东西才会用“猖獗”形容。放到现在,咱们用它也得讲究精准。别看见啥热门事件都往上套,就像不能把网红书店倒闭说成“猖獗一时”,毕竟人家没害人嘛,你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