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āo
  • shēng
  • guàn
  • yǎ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āo shēng guàn yǎng

成语解释:娇:宠爱。惯:姑息。从小受到长辈过分的宠爱和姑息。

成语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似这几日,我看菩萨的面上,不和你一般见识,谁想娇生惯养了,你通常不像样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嬌生慣養

英文翻译:be spoiled

娇生惯养的意思

娇:1.(女子、小孩儿、花朵等)柔嫩、美丽可爱:娇娆。嫩红娇绿。2.娇气:才走几里地,就说腿酸,未免太娇了。3.过度爱护:娇生惯养。别把孩子娇坏了。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惯:1.习以为常,积久成性;习惯:我劳动惯了,不干活就不舒服。2.纵容(子女等)养成不良习惯或作风:娇生惯养。不能惯着孩子。

养:1.抚育,供给生活品:养育。赡养。抚养。养家。2.饲养动物,培植花草:养花。养殖。3.生育,生小孩儿。4.抚养的(非亲生的):养子。养父。养母。5.教育,训练:培养。教养。6.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养病。养心。养性。休养。营养。养精蓄锐。7.保护修补:养路。

成语评论

娇生惯养”这个词,一听就让人联想到温室里的花朵——被过度保护的孩子,缺乏独立面对风雨的能力。比如,邻居家的小明连系鞋带都要妈妈帮忙,这样的细节是不是典型的“娇生惯养”?再比如电视剧里的大小姐,出门连地铁都不会坐,全靠司机接送,这种生活模式背后藏着多少被忽视的成长隐患?

有人可能会问:“娇生惯养仅仅是物质上的溺爱吗?”其实不然。除了物质满足,过度代劳孩子的生活琐事、替他们规避所有挫折,才是更深层的问题。比如孩子摔倒了立刻抱起来哄,却不教他如何自己站起来;作业不会写家长直接给答案,而不是引导思考方法——这些行为看似关爱,实则剥夺了孩子学习生存技能的机会。

有趣的是,现代社会的“娇生惯养”正以新形式出现。比如某些家长为孩子定制“完美人生计划”,从兴趣班到大学专业全盘操控,孩子成了执行指令的机器人。这让我想到朋友的表弟:钢琴十级、奥数获奖,但问到“你喜欢什么”时,他迷茫地摇头。技能满点却丢了自我,这种“精致化养育”是否也算另一种娇惯?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该如何平衡关爱与放手?我的观察是:关键在“脚手架原则”。就像盖房子时的临时支架,家长应在孩子需要时提供支持,同时随着能力增长逐步撤除。比如教孩子做饭,初期可以一起备菜,熟练后便放心交给他独立完成。既避免放任不管,又防止过度保护,这才是真正的成长护航。

换个角度看,被娇生惯养的孩子往往也是家庭焦虑的镜像。长辈们把自身未实现的目标或对未来的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用过度保护来缓解不安。但就像雏鸟学飞,跌落是必经之路。或许我们更需要相信:适当的挫折不是伤害,而是生命必要的疫苗。

最后想到一个比喻:养育如同放风筝。拽得太紧,风筝飞不高;完全松手,又会迷失方向。唯有根据风力调整绳线,才能让风筝既自由翱翔,又不至脱离掌控。教育之道,大抵如此。

娇生惯养的造句

  1. 造句 小艳从小娇生惯养,什么苦都吃不了。
  2. 造句 马,对食物的要求并不高。它不象猫和狗,娇生惯养,它只要有一片青草地,就能解决食物问题了。
  3. 造句 他那逞性妄为的习惯,是你对其娇生惯养的结果。
  4. 造句 我表弟从小娇生惯养,到现在还什么事也不会干。
  5. 造句 很少有欧洲人像意大利人一样鄙视他们那娇生惯养的政客们。
  6. 造句 独生子女不能娇生惯养,否则将来后患无穷。
  7. 造句 这种被娇生惯养的毛病,一定要改掉。
  8. 造句 妈妈说我从小娇生惯养,今年寒假要我好好锻炼,学会自己煮饭,自己照顾自己,我听了心里直叫苦。
  9. 造句 她是个娇生惯养的女孩,什么都不会做,因此刚出社会时吃了不少苦头。
  10. 造句 小美娇生惯养的,甚至连被子都不会叠。

"娇生惯养"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