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ā
  • guǎ
  • r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ū jiā guǎ rén

成语解释:三代帝王的自称。后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成语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65回:“云岫的一妻一妾,也为这件事,连吓带痛的死了。到了今日,云岫竟变了孤家寡人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指孤立无助的人

繁体字形:孤家寡人

英文翻译:the regal isolationist

孤家寡人的意思

孤:1.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的孩子:孤儿。2.单独:孤立。孤军深入。3.中国古代王侯的自称。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寡:1.少;缺少(跟“众、多”相对):寡欢。寡言。寡不敌众。孤陋寡闻。2.淡而无味:清汤寡水。3.妇女死了丈夫:守寡。寡居。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成语评论

孤家寡人”这个成语听起来像在说“一个人很孤单”,但它到底怎么用?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公司里有个领导总爱搞“一言堂”,开会时谁提意见他就黑脸,结果员工全躲着他走。这时候同事私下就会说:“再这么下去,他真要成孤家寡人了。”你看,这可不只是“孤单”,更强调因为性格或行为导致众叛亲离的状态。

有人问:这成语只能用来骂人吗?其实不然。比如朋友刚经历分手,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社交,你开玩笑说“别当现代版孤家寡人啊”,这时候语气就带着关心而非批判。关键要看语境——当某人主动或被动地切断与外界的联系时,这个成语就能精准戳中那种“自我隔离”的感觉。

历史上有个经典案例:明朝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前感叹“诸臣误我”,殊不知正是他频繁更换内阁、疑心病重,亲手把忠臣越推越远。这个案例特别有意思——你以为自己是被辜负的“孤家”,实际上可能是自己先筑起了高墙。这种矛盾性让成语有了更立体的解读空间。

现代人其实常陷入“被动型孤家寡人”状态。比如凌晨三点加完班,看着空荡荡的办公室,突然觉得跟身边人失去了真实连接。但这种状态未必是永久的,就像上周我邻居阿姨刚退休时觉得被社会抛弃,现在天天在社区教剪纸,反而成了人气王。这说明“孤家寡人”可以是个阶段,而非标签。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这个成语最初专指帝王,现在能用在普通人身上,恰恰说明现代社会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下次听到这个词,别急着贴标签,不妨多问一句:“是主动选择独处,还是该调整相处方式了?”毕竟,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往往就藏在这些细微的觉察里。

孤家寡人的造句

  1. 造句 成就下属,就是成就自己。孤家寡人是成就不了事业的,部属是延伸自己智力和能力的载体。
  2. 造句 要广泛联系群众,不要弄得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3. 造句 别人都离他远远的,他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4. 造句 她"孤家寡人",力量有限,只能暂时造一小室,作为安身之地,并使已"受孕"的身体有个产房。
  5. 造句 不听群众意见,不为大家谋利益,你到头来只能成为孤家寡人。
  6. 造句 他对朋友背信弃义,最后成了孤家寡人。
  7. 造句 谁脱离了群众,谁就将成为向隅而泣的孤家寡人。
  8. 造句 她孤家寡人,力气有限,只能暂时造一小室,作为安身之地,并使已受孕的身体有个产房。
  9. 造句 做官不能脱离群众,成为孤家寡人。
  10. 造句 唯一的好友去世,让孤家寡人的小张心如刀割,悲痛万分。

"孤家寡人"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