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ǎ
  • rén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ǎ rén zhī jí

成语解释: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称;疾:病,毛病。古代君王的通病——好色。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人好色

繁体字形:寡人之疾

英文翻译:lech

寡人之疾的意思

寡:1.少;缺少(跟“众、多”相对):寡欢。寡言。寡不敌众。孤陋寡闻。2.淡而无味:清汤寡水。3.妇女死了丈夫:守寡。寡居。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疾:1.病:疾病。2.痛苦;疼痛:关心群众的疾苦。痛心疾首。3.痛恨:疾恶如仇。4.快;迅速;猛烈:疾走。疾风。

成语评论

说到“寡人之疾”,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个词有点陌生。但如果说“领导总觉得自己没问题,下属永远有问题”,是不是立刻熟悉了?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原指君王“好色、好勇、好货”的毛病,现在常用来形容人总把错误归咎他人的心态。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某公司季度业绩下滑,部门经理在例会上说:“最近市场环境不好,客户要求也变高了。”唯独不提自己决策拖延的问题——这就是典型的“寡人之疾”。就像家里水管漏水,主人却抱怨“这届水龙头质量真差”,完全忽略了自己三年没检修的事实。

有人问:为什么这种心态如此普遍?其实这和人性中的“自我保护机制”有关。承认错误就像在心理上“割肉”,而甩锅给外界能快速缓解焦虑。但就像总用创可贴处理伤口,表面止血却耽误了真正的治疗。

最近遇到个有意思的案例:一位家长抱怨孩子沉迷手机,后来发现他自己每天刷短视频超过五小时。这让我想到,现代社会的“寡人之疾”早已突破职场,渗透到教育、社交甚至家庭关系中。我们批判别人时有多犀利,面对自己时就有多“双标”。

如何跳出这种思维陷阱?有个简单方法:定期做“责任清单”。比如项目失败时,先写下三个外部原因,再强迫自己写出三个内部原因。这个方法像照妖镜,能照见那些被习惯性忽略的自身问题。毕竟,改善世界的前提,是先修正自己手里的“标尺”。

从个人观察来看,越是能力强的人,越容易陷入“寡人之疾”。因为他们习惯了正确,反而更难接受失误。这时候需要转换视角:把错误当成升级装备的素材,而不是证明自己无能的证据。就像老司机也会迷路,重点不在是否走错,而在及时调整方向盘。

下次遇到问题时,不妨先停三秒。问问自己:“这件事里,我能改变的部分是什么?”当注意力从指责转向行动,很多死结自然会松动。所谓成长,本质上就是不断缩小“寡人之疾”影响范围的过程。

寡人之疾的造句

  1. 造句 考名牌大学,是他寡人之疾的愿望。
  2. 造句 哈哈,原来真是唐三少的店,没想到啊,唐三少居然对寡人之疾有造诣,当真了得。
  3. 造句 这女子与我不过初识,我虽有寡人之疾,却也不过是怜花草雨露。
  4. 造句 这个寡人之疾让司徒南心里隐隐兴奋起来了,他对电影越来越感兴趣了。
  5. 造句 只有一条,寡人之疾是免不了的,加上他那翩翩的君子风度,每到一个地方工作,身边总不缺少红颜知已。
  6. 造句 这阿摩多利,家资万贯,偏又有寡人之疾,自然纳得娇妻美妾无数。
  7. 造句 是不是……都说男人多少都会有些寡人之疾,看来自己也难以免俗。
  8. 造句 既然今天提及,便问问你是否有寡人之疾?
  9. 造句 李驷是个闭户读书的书生,本就没有什么寡人之疾,唐美人尚且是第一次听丁建儒说,这个宋美人自然也是没听说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