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én
  • ni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ū chén niè zǐ

成语解释: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艰难困苦的人。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朱熹集注:“孤臣,远臣;孽子,庶子。”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指孤立的人

繁体字形:孤臣孼子

英文翻译:a minister without support at court and a prince born of a concubine fallen from grace

孤臣孽子的意思

孤:1.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的孩子:孤儿。2.单独:孤立。孤军深入。3.中国古代王侯的自称。

臣:1.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忠臣。君臣。2.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3.姓。

孽:1.邪恶:妖孽。2.罪恶:造孽。罪孽。3.不忠或不孝:孽臣。孽子。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成语评论

孤臣孽子”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冷门,但它的故事内核其实特别贴近生活。简单来说,它形容那些不被重视却依然坚持理想的人,或者身处困境仍不放弃责任的人。比如你在一家公司勤勤恳恳工作多年,却始终没得到晋升机会,但依然每天第一个到岗处理事务——这时候同事私下议论你时,可能就会用“孤臣孽子”来形容这份固执的坚持。

为什么说这个成语充满悲壮感? 我们来看个历史场景:明朝大臣于谦在京城保卫战中,面对皇帝被俘、百官南逃的绝境,硬是带着残兵守住了北京城。他就像活生生的“孤臣孽子”,明知胜算渺茫,却选择成为逆流而上的孤勇者。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劲头,正是成语最打动人的精神内核。

现代生活中其实处处可见这样的影子。比如社区里那个总在张罗垃圾分类的退休张阿姨,物业不配合、邻居嫌麻烦,但她还是每天雷打不动站在垃圾桶旁边指导。有年轻人问她图什么,她笑着说:“总要有人当这个较真的‘傻子’嘛。”这种带着点无奈的幽默,恰恰呼应了“孤臣孽子”在现代社会的变奏——不必悲情,但存初心。

有人说这种坚持是死脑筋,我倒觉得更像种清醒的选择。就像创业团队里那个拒绝抄袭竞品的设计师,明知会拖慢进度,仍要死磕原创方案。他们未必真觉得自己能改变世界,但相信“对的事值得较劲”。这种选择本身,已经让孤臣孽子式的坚持超越了成败,成为照亮他人的微光。

下次遇到类似处境时,不妨换个角度想:孤臣孽子从来不是被动承受命运,而是主动选择成为“系统里的清醒者”。就像山崖石缝里长出的松树,环境越苛刻,越显出生命的韧性。这种带着伤痕依然向前的姿态,或许正是这个古老成语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启示。

孤臣孽子的造句

  1. 造句 深觉珍惜和自幸,又有几分孤臣孽子之心,唯有仰事俯畜。
  2. 造句 孤臣孽子的寂寞,无关风月,一样刻骨。三毛 
  3. 造句 何可纲与祖大寿等关宁铁卫,身处此夹缝中,虽是孤臣孽子,依旧一片丹心,为国家兴亡,夙夜匪懈。
  4. 造句 当然每个朝代都还有他们的孤臣孽子,这倒也不是可以一笔抹杀的。
  5. 造句 主公,吾等孤臣孽子必誓死追随…
  6. 造句 袁世凯、徐世昌的上述行为,使得前清孤臣孽子们兴高采烈。
  7. 造句 叶赫那拉氏虽然被灭族,但是毕竟才过去三年时间,残存的孤臣孽子心中仍然在滴血。
  8. 造句 熊储没有想到,两百多年时间的无情岁月,仍然没有磨灭那些孤臣孽子心中的信念。

"孤臣孽子"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