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ān guān xiāng wèi
成语解释:见“官官相为”。
成语出处:赵树理《李有才板话》七:“老秦觉着这一下不只惹了祸,又连累了邻居。他以为自古‘官官相卫’,老杨同志要是回到村公所一说,马上就不得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官员之间互相庇护
繁体字形:官官相衛
英文翻译:bureaucrats shield one another
官:1.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官员。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厕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官:1.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官员。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厕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卫:1.保护:守卫。自卫。2.生活中或某些球类比赛中担负保护、防守任务的:门卫。后卫。3.周朝国名。公元前11世纪中叶建立。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公元前254年为魏所灭。公元前241年在秦支持下复国。公元前209年为秦所灭。
“官官相卫”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贴切?举个例子:某公司部门经理被举报虚报预算,但上级领导不仅没调查,反而主动帮他修改账目。同事私下议论:“这不明摆着官官相护吗?”这类场景在生活中并不罕见,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核心在于利益捆绑。比如某地环保部门发现工厂违规排污,本该罚款整改,但考虑到工厂是纳税大户,最后只象征性发了份整改通知。这种“默契”背后,藏着对地方经济和政绩考核的考量。
换个角度看,普通人遇到这类现象该怎么办?我曾目睹社区物业与业委会成员相互推诿维修基金使用问题。这时需要第三方监督力量的介入——就像去年某小区业主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最终查清了资金流向。这说明打破“护短链”需要制度性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正在发生变化。某省会城市去年推出的“跨部门联合督查”机制就很有意思:环保案件由异地监察组核查,教育督导请家长代表参与。这种设计就像给系统装了“交叉验证”程序,有效减少了包庇空间。
有个细节值得玩味:某地政务服务大厅去年开始公示办事员工号,投诉可直接扫码评价。结果半年内群众满意度提升了23%。这证明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当每个环节都有迹可循,相互遮掩的成本就会变高。
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其实掌握着更多破除旧规则的工具。就像最近看到的案例:村民用手机直播土地审批过程,让所有流程在镜头下运行。这种技术赋权正在改变传统的关系网结构,或许未来“官官相卫”会成为需要向年轻人解释的历史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