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ān
  • guān
  • xi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ān guān xiāng hù

成语解释:官吏相互包庇。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如今就是闹破了,也是官官相护的,不过认个承审不实,革职处分罢咧。”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主语、分句;含贬义

繁体字形:官官相護

英文翻译:officials one another

官官相护的意思

官:1.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官员。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厕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官:1.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官员。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厕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护:1.保护;保卫:爱护。护路。护航。护林。2.袒护;包庇:护短。官官相护。爸爸总是护着弟弟。

成语评论

官官相护”这个词,字面意思就是官员之间互相包庇、维护对方的利益。比如有人举报某位领导贪污,结果调查组的负责人恰好是他的老同学,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就是典型的“官官相护”。这种现象为什么难以根除?或许因为权力网络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举个例子:古装剧里常有这样的情节。知县判案不公,百姓告到知府衙门,结果发现知府和知县是同年进士,两人互相打掩护,百姓只能吃哑巴亏。这种故事能流传至今,恰恰说明人们对“官官相护”的厌恶和对公平的渴望。

有人会问:“难道没有正直的官员吗?”当然有。北宋包拯审亲侄、明代海瑞骂皇帝,都是打破官场潜规则的典范。但打破规则需要极大勇气,因为这意味着要对抗整个体系的惯性。这就像在密不透风的房间里开窗,最先伸手的人总要承受最大阻力。

现代社会中,“官官相护”的形式变得更隐蔽。比如某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监管部门负责人却以“保护地方经济”为由压住消息。这种行为看似顾全大局,实则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值得欣慰的是,随着舆论监督渠道的拓宽,这种保护伞正在逐渐被打破。

我曾听基层公务员朋友说过:“有时候不是不想秉公办事,而是人情社会的网太密。”这句话道出了问题的复杂性。制度设计需要更精细的制衡机制,比如建立跨区域调查、匿名举报等通道,让阳光能照进每个角落。

观察历史会发现,越是开明的时代,权力监督体系越完善。唐朝的御史台、宋朝的谏院,这些机构的存在本身就说明古人意识到监督的重要性。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相信,只要保持对公平的追求和制度创新的勇气,“官官相护”终将成为历史书里的旧词汇。

最后想到《红楼梦》里贾雨村判葫芦案的情节。他本想秉公处理,却被门子提醒“护官符”的存在,最终选择官场生存法则。这个四百年前的故事提醒我们:打破利益共同体,既需要外部监督,也需要内心的价值坚守。当越来越多人选择后者时,改变就会真正发生。

官官相护的造句

  1. 造句 这本小说揭露了旧社会官官相护的现象。
  2. 造句 旧社会官官相护,广大劳动人民有冤无处申。
  3. 造句 旧社会的统治阶级,大多数都是官官相护,老百姓有冤也无处伸。
  4. 造句 此案由于牵连甚广,官官相护,嫌犯至今仍然逍遥法外。
  5. 造句 他以为自古都是官官相护,没想到过了几天,乡上*记和那骂他的干部向他赔情道歉来了。
  6. 造句 这种官官相护的情况必须制止.
  7. 造句 官官相护都是狗,定罪只会莫须有。李宫俊 
  8. 造句 该跑的地方都跑了,根本就是上诉无门、官官相护。
  9. 造句 之前山高皇帝远,各个督抚都是一方霸主,官官相护。
  10. 造句 事实证明“花钱消灾”这规则不灵,所谓的“官官相护”潜规则遇到反腐这支正义之师,也不过如此。

"官官相护"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