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í fán yǒu tú
成语解释:实:实在;繁:多;徒:徒众,群众。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郑书》有之:‘恶直丑正,实蕃有徒。’”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紧缩式;作谓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實繁有徒
英文翻译:there is no lack of people of that ilk
实:1.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实心儿。把窟窿填实了。2.真实;实在(跟“虚”相对):实话。实心眼儿。实事求是。3.实际;事实:失实。名实相副。4.果实;种子:芡实(鸡头米)。开花结实。5.姓。
繁:[fán]复杂;繁多:纷繁。繁星。[pó]姓。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徒:1.步行:徒步。徒涉。2.空:徒手。3.白白地:徒然。徒劳无益。4.只;仅仅:家徒四壁。5.从事学习的人:徒弟。徒工。学徒。师徒。6.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党徒。7.人(多指坏人):匪徒。暴徒。赌徒。叛徒。8.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徒刑。
“实繁有徒”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实际生活中它的应用场景可不少。举个例子:最近社交媒体上突然冒出许多教人“快速致富”的账号,内容大同小异,都在兜售理财课程。这时候可以说——网络上教人赚钱的账号实繁有徒,但真正靠谱的却凤毛麟角。你看,这个词是不是特别适合形容“同类事物扎堆出现”的现象?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用“比比皆是”或者“层出不穷”呢?其实这里有个细微差别。“实繁有徒”更强调“看似种类丰富,实则本质雷同”。比如某个网红奶茶店火了之后,整条商业街突然冒出二十几家奶茶铺,装修风格、产品品类都高度相似。这时候观察者摇头感叹:“奶茶店实繁有徒,创新精神反倒成了稀缺品”——这个词自带批判性视角,暗示数量膨胀背后的质量滑坡。
再举个职场中的例子。某互联网公司推行“狼性文化”后,部门里突然涌现大量加班到凌晨的同事。表面看大家都很拼,但私下交流发现:有人是真在赶项目进度,有人纯粹在工位刷手机混加班费。这时候管理层若说“积极员工实繁有徒”,可能暗指“需要区分真努力和假勤奋”——这个词用在这里,既承认了现象普遍性,又暗示需要进一步筛选辨别。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现代社会的“信息泡沫”。就像打开购物APP,同款商品可能有几百个卖家;刷短视频时,相似的内容套路反复出现。这时候说“某某内容实繁有徒”,其实是在提醒:数量不代表价值,大众化可能意味着平庸化。不过换个角度看,这种现象也证明了市场需求的真实存在,关键是如何在红海中找到自己的蓝海。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试试用这个词替代“很多”“一大堆”。比如看到满街的共享单车时说:“便民单车实繁有徒,规范管理更显重要”;发现多个朋友都在做直播带货时调侃:“带货主播实繁有徒,差异化竞争才是王道”。用典故化的表达,往往能让观点显得更有层次感,不过要注意使用场合,避免让人觉得在掉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