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àn náng xiū sè
成语解释:宦囊:因做官而得到的财物。比喻经济困难,手头无钱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只是宦囊羞涩,那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容易拿不出来,为儿子的终身大事,说不得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手头无钱
繁体字形:宦囊羞澀
英文翻译:Officials are shy
宦:1.官吏:宦海。2.做官:仕宦。宦游。3.宦官。4.姓。
囊:[náng]1.袋子:布囊。2.像袋子的东西:胆囊。3.用袋子装:囊沙。[nāng]〔囊膪〕猪胸腹部又肥又松的肉。膪(chuài)。
羞:1.害臊;难为情:害羞。2.使难为情:你别羞我了。3.耻辱:羞耻。4.感到耻辱:羞与为伍。5.同“馐”。
涩:1.不润滑:滞涩。轮轴发涩,该上油了。2.使舌头感到麻木难受的滋味:柿子很涩。3.文字不生动,难懂:晦涩。文章艰涩。
“宦囊羞涩”这个词,乍一听像是古代官场专属用语,但放到今天依然鲜活。比如某位基层公务员下班后兼职跑网约车,同事调侃他:“你这真是宦囊羞涩到要开副业了?”这背后其实藏着对职业收入与生活成本的思考。
有人可能会问:官员怎么会缺钱?其实古往今来,真正廉洁的官员往往“宦囊羞涩”。北宋名臣包拯在地方任职时,因拒绝灰色收入,全家日常用度全靠俸禄,连夫人戴的首饰都是铜制镀银的。这种窘迫反而成为清官的特殊勋章,印证了“俸薄俭常足,官卑清自尊”的道理。
现代职场中,“宦囊羞涩”有了新注解。刚入职的公务员小张每月交完房贷,连朋友聚餐都要精打细算。但他觉得这种“羞涩”恰是职业操守的体现:“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心里坦荡比什么都重要。”这种态度让“宦囊羞涩”从经济困境升华为精神富足。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穿越时空引发共鸣?或许因为它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永恒矛盾。就像当代年轻人选择考公时,既向往“铁饭碗”的稳定,又担心收入天花板。但换个角度看,当物质欲望与职业价值产生碰撞时,懂得在“羞涩”中坚守底线,未尝不是种智慧。
有朋友曾问我:“清贫的官员真的值得敬佩吗?”我的回答是:关键要看“羞涩”的成因。若是因克己奉公导致的拮据,这份廉洁自当被尊重;但若是因能力不足造成的困顿,就该思考如何提升自我价值。毕竟,新时代的“宦囊”既需要清风正气,也需要与时俱进的生存智慧。
看着社区里骑着共享单车上班的年轻公务员,忽然明白“宦囊羞涩”早已不是贬义词。它像一面镜子,既照见不同时代公职人员的生存状态,也映衬出人们对廉洁品格的永恒期待。当物质追求与精神坚守达成平衡时,“羞涩”的宦囊里,装着的或许正是最珍贵的人生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