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ā wáng guó pò
成语解释: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成语出处:晋 刘琨《答卢谌书》:“国破家亡,亲友雕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国家覆灭、家人离散
繁体字形:家亡國破
英文翻译:A broken family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亡:[wáng]1.逃:逃亡。流亡。2.失去:亡佚。亡羊补牢。3.死:伤亡。死亡。4.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wú]古同“无”,没有。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破: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家亡国破”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家庭破碎、国家灭亡,常用来形容遭遇巨大灾难后的凄凉景象。举个例子,南宋诗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成语,但字里行间描绘的正是家亡国破的悲壮画面。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描述古代战争吗?当然不是。比如一家百年老店因经营不善倒闭,老员工感叹“眼看着招牌被拆,真有种家亡国破的滋味”。这里将成语延伸到了个人事业层面,说明它不仅限于宏大叙事,也能表达个体对重大失去的共鸣。
值得注意的是,家亡国破往往伴随着重建的希望。就像二战后的德国,柏林墙倒塌时满目疮痍,但如今已成为欧洲创新中心。这种转折提醒我们:灾难本身不是终点,关键在于如何从废墟中寻找新生。
现代人该如何理解这个成语?或许可以把它看作预警信号。当我们看到某企业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或是沉迷游戏的少年荒废学业,这些渐进的危机与家亡国破有着相似的演变逻辑——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从个人视角看,家亡国破的警示意义远超字面含义。它像一面镜子,既照见历史长河中的惊涛骇浪,也映射着当代人需要守护的平凡幸福。或许正是这种跨越时空的关联,让这个古老成语始终焕发着现实生命力。
最后值得思考的是:在全球化时代,“家”与“国”的边界正在模糊。当气候危机威胁整个人类家园,当网络攻击能瘫痪国家系统,家亡国破的概念正在被赋予新的内涵。这既带来挑战,也催生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