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
  • qī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ù bì yī qīng

成语解释:多年的弊病一下就肃清了。

成语出处:《清史稿·林则徐传》:“吴中洊饥,奏免逋赋,前在籓司任,议定赈务章程,行之有效,至是仍其法,宿弊一清。”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宿弊一清

英文翻译:The long-standing abuses are all rooted out.

宿弊一清的意思

宿:[sù]1.夜里睡觉;过夜:宿舍。宿营。露宿。夜宿荒野。2.姓。3.旧有的;一向有的:宿疾。宿志。4.年老的;长期从事某事的:耆宿。宿将(jiàng)。[xiǔ]用于计算夜:住了一宿。谈了半宿。三天两宿。整宿没睡。[xiù]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星宿。二十八宿。

弊:1.欺诈蒙骗、图占便宜的行为:作弊。营私舞弊。2.害处;毛病(跟“利”相对):兴利除弊。切中时弊。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成语评论

宿弊一清”这个成语,你听说过吗?乍一听可能有点陌生,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直白——长期存在的弊病被彻底清除。比如:“公司经过整顿后,管理层腐败、流程混乱等问题宿弊一清,团队效率大幅提升。”这里的“宿弊”指的就是积压已久的问题,而“一清”则强调了解决的彻底性。

这时候你可能想问:这成语和“焕然一新”有什么区别?其实核心区别在于动作的“针对性”。“焕然一新”更侧重整体状态的改变,而“宿弊一清”专指对具体顽疾的根除。比如社区改造时,如果说“垃圾乱堆放的顽疾宿弊一清”,就比单纯说“焕然一新”更能突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实际生活中,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改革场景。比如最近某市政务系统推行数字化办公,原先需要跑五个部门盖章的手续,现在手机上就能办结。这时候说“行政审批的繁琐流程宿弊一清”,既点明了问题的顽固性,又凸显了改革的成效。

我观察到,人们使用这个成语时常常带着欣慰感。就像家里大扫除时,终于把墙角积了十年的旧箱子清理干净,那种痛快的感觉。不过要注意,这个词自带“已完成”的意味,如果用来说正在进行的改革就不太合适。

有趣的是,在企业管理中,这个词常被用来描述组织变革。比如某互联网公司取消强制996制度,员工们感慨“加班文化宿弊一清”,这种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古雅感,又精准传达了制度性问题的解决。

下次遇到需要描述“彻底解决问题”的场景,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就像给句子装了个放大镜,能让人更关注问题本身的顽固性和解决的彻底性。毕竟,能把多年顽疾连根拔起,确实是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