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ùn sī bàn sù
成语解释: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儿子不能掐得寸丝半粟孝敬父亲,倒要破费了父亲产业,实在不可自比于人,心里愧恨之极!”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繁体字形:寸絲半粟
英文翻译:an inch of silk and half a grain of rice -- a little bit
寸:1.长度单位,10分等于1寸,10寸等于1尺。1市寸合1/30米。2.形容极短或极小:寸功。寸进。寸土。寸步。鼠目寸光。3.凑巧:你来得可真寸。4.姓。
丝:1.蚕吐的像线的东西,是绸缎的原料。2.像丝的东西:粉丝。尼龙丝。3.形容极小,细微:丝毫。一丝不苟。4.市制长度、质量单位。10丝为1毫。
半:1.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半尺。一斤半。半价。过半。一年半载。2.在…中间:半夜。半路上。半山腰。半途而废。3.表示很少:一星半点儿。一鳞半爪。4.不完全:半新的楼房。房门半开着。5.姓。
粟:谷子。去壳后叫小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适应性强。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哎,你听说过“寸丝半粟”这个成语吗?说白了,它形容的可是那种小气到极点的人,连一丝线、一粒米都舍不得多给。举个例子啊——比如老张买菜,摊主多送他一根葱,他非得掰半根还回去,说“寸丝半粟都不能占便宜!”你说这是不是活脱脱的现代版葛朗台?
等等,这里有个问题:“寸丝半粟”只能用来形容抠门吗?其实不然!比如工作中,有人对细节特别较真,同事改方案时连标点符号都要校对三遍,笑着说:“寸丝半粟的错漏都不能放过!”你看,这时候反而成了认真负责的代名词。所以说啊,同一个成语,用对了场景,味道完全不一样!
不过话说回来,我倒是觉得这成语特别适合用来调侃现代人的“极简生活”。比如朋友小李搬家时,连用了五年的旧牙刷都装进行李箱,美其名曰“寸丝半粟都是回忆”——好家伙,这到底是念旧呢,还是该去看心理医生?(开个玩笑!)
再举个反例试试看。要是有人说:“老板年终奖发得寸丝半粟的”,这明显是抱怨公司小气嘛!但换个角度想,要是环保组织提倡“寸丝半粟不浪费”,是不是瞬间变成正能量口号?所以说啊,成语本身没有好坏,关键看说话人的立场和语气。
最后插句个人看法:现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寸丝半粟”的精神反而值得提倡——当然不是要大家当铁公鸡,而是学会珍惜资源。就像我妈常说:“省下的半碗米饭,说不定能救活田里一只麻雀呢!”你看,老话新说,是不是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