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uì
  • zhe
  • shàng
  • zé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uì zhe hé shàng mà zéi tū

成语解释:表面骂第三者,实际是指桑骂槐骂对方

成语出处:鲁迅《彷徨·肥皂》:“你简直是在‘对着和尚骂贼秃’了。我就没有给钱,我那时恰恰身边没有带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對着咊尚駡賊秃

英文翻译:Scold the monk for being bald

对着和尚骂贼秃的意思

对:1.回答:对答如流。2.向着;朝着:枪口对准敌人。3.对抗;敌对:对手。针锋相对。4.对待。例:对事不对人。5.正确;正常;相合:这话很对。神色不对。数目不对,还差一些。6.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比较,看是否相符合:校对。对表。7.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把破镜片对到一起。对榫。8.投合;适合:俩人很对脾气。对心思。9.成双的:对联。10.搀入(多指液体):对水。11.⑪介词。1.与“对于”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你的建议,他很重视。2.对待:小王对他有意见。3.朝;向:对人民负责。

着:[zhe]1.表示动作的持续:他打着红旗在前面走。他们正谈着话呢。2.表示状态的持续:大门敞着。茶几上放着一瓶花。3.用在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面,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你听着。步子大着点儿。快着点儿写。手可要轻着点儿。4.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顺着。沿着。朝着。照着。为着。[zhuó]1.穿(衣):穿着。吃着不尽。2.接触;挨上:附着。着陆。不着边际。3.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着笔。着眼。着手。着色。着墨。不着痕迹。4.着落:寻找无着。5.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着即施行。[zháo]1.接触;挨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2.感受;受到:着风。着凉。3.燃烧,也指灯发光(跟“灭”相对):炉子着得很旺。天黑了,路灯都着了。4.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睡着了。打着了。猜着了。5.入睡:一上床就着了。[zhāo]1.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叫一着:高着儿。支着儿。2.同“招3”4.放;搁进去:着点儿盐。5.用于应答,表示同意:这话着哇!。着,咱们就这么办!

和:[hé]1.平和;和缓:温和。柔和。和颜悦色。2.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弟兄不和。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和棋。和局。末了一盘和了。5.姓。6.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和我一样高。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10.指日本:和服。[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和一首。[huò]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藕粉里和点儿糖。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和。二和药。[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尚:1.副词。还:年纪尚幼。尚待进一步研究。2.尊崇;注重:崇尚。尚武。3.风尚:时尚。4.古又同“”。5.古又同“掌(zhǎng)”。古代主管官叫尚,如尚书、尚衣等。

骂:1.用粗野或恶意的话侮辱人:不打人不骂人。2.斥责:他爸爸骂他不争气。

贼:1.偷东西的人。2.做大坏事的人(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工贼。卖国贼。3.邪的;不正派的:贼心。贼眉鼠眼。贼头贼脑。4.狡猾:老鼠真贼。5.伤害:戕贼。6.很;非常(多用于令人不满意的或不正常的情况):贼冷。贼亮。

秃:1.(人)没有头发;(鸟兽头或尾)没有毛:秃尾巴。头顶有点秃了。2.(树木)没有枝叶;(山)没有树木:秃树。山是秃的。3.物体失去尖端:秃笔。笔尖秃了。4.首尾结构不完整:这篇文章煞尾处显得有点秃。

成语评论

哎呦喂,这成语“对着和尚骂贼秃”可真是自带画面感!说白了就是当着人家的面戳人痛处,好比在火锅店嚷嚷“这汤底齁咸”,你说尴尬不尴尬?咱今天就来唠唠这个理儿。

核心问题来了:这成语到底想说啥? 嘿,这不就是提醒大伙儿说话要分场合嘛!你瞅瞅,和尚的脑袋光溜溜的,你非得当面骂“贼秃”,这不摆明了找不痛快?就跟在程序员面前吐槽代码像蜘蛛网似的,保准人家脸黑得像锅底。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在部门会上直怼领导“您这方案还不如实习生”。好家伙,这话就跟往油锅里泼凉水似的,噼里啪啦炸开了锅。要我说啊,提意见得学学绣花,针脚密实还不得罪人。

你问现代人咋避免这毛病? 简单!把嘴比脑子慢半拍就成。同事穿个新衣裳问你好不好看,哪怕像花被单也得夸句“这花色真特别”。这不是虚伪,是给人留面子的智慧。

不过话说回来,这道理也不是铁板一块。要是医生见着病人抽烟还装哑巴,那才叫真缺德。关键得拎得清啥时候该直说,啥时候要拐弯。就跟炒菜似的,火候拿捏好了才香。

要我说啊,老祖宗这话搁现在照样好使。互联网时代说话容易不过脑,但越是容易越得悠着点儿。下回在家族群看见养生谣言,先别急着怼“这都瞎扯”,换个说法“听说专家有新研究”不更招人待见?

说到底,会说话的人到哪儿都吃香。就像我家楼下卖煎饼的大妈,见谁都夸“姑娘今儿气色真亮堂”,生意能不红火嘛!您要觉着这话在理,下次开口前先瞅瞅场合,保准少踩不少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