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uì zhèng xià yào
成语解释:见“对症下药”。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采取有效的措施
繁体字形:對証下藥
英文翻译:find specific ways to solve problems
对:1.回答:对答如流。2.向着;朝着:枪口对准敌人。3.对抗;敌对:对手。针锋相对。4.对待。例:对事不对人。5.正确;正常;相合:这话很对。神色不对。数目不对,还差一些。6.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比较,看是否相符合:校对。对表。7.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把破镜片对到一起。对榫。8.投合;适合:俩人很对脾气。对心思。9.成双的:对联。10.搀入(多指液体):对水。11.⑪介词。1.与“对于”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你的建议,他很重视。2.对待:小王对他有意见。3.朝;向:对人民负责。
证:1.证明:证人。证实。2.凭证;证据:工作证。人证。3.中医对病人若干症状和体征的总称。如表证(发热、恶寒等)、虚寒证(怕冷、出虚汗、手脚冰凉等)。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药:1.一种可以治病的物品(多指能吃的、敷的或熏洗的)。2.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火药。杀虫药。3.医治:不可救药。4.毒杀:药老鼠。
大伙儿听说过"对证下药"这个成语吧?说白了就是看病得找准病因,治病得用对药方。比如隔壁老张家装修房子,发现墙面总返潮,要是不查清楚是水管漏水还是雨季返潮,直接刷防水涂料,这不就白忙活了吗?
那为啥这个成语这么重要呢?你品,你细品,这讲的其实是解决问题的核心逻辑。好比说公司业绩下滑,要是没搞清到底是产品问题还是营销策略问题,上来就全员加班搞促销,这不就跟头痛医脚一个道理?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前阵子我家阳台的花突然蔫了,我媳妇儿急着天天浇水。后来发现其实是花盆排水孔堵了,根都泡烂了。这事儿让我明白,遇到问题别急着动手,得先蹲下来仔细观察。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在职场也适用。记得刚工作那会儿,领导总说"别拿去年的方案改几个数字就交差"。现在想来就是要我们针对新情况找新办法。就像现在年轻人常说的"精准打击",跟古人的智慧不谋而合。
不过话说回来,实际操作中还真容易走偏。有次帮朋友调试电脑,以为是软件问题折腾半天,结果发现是电源插头松了。这事儿告诉我,有时候最基础的环节反而最容易被忽略。所以说啊,看问题得先做全面检查,就像老中医把脉要望闻问切。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既讲方法又讲态度。解决问题不能光靠经验主义,更得有刨根问底的劲头。就像现在流行的大数据分析,不也是要找到真正的因果关系嘛。下次遇到难题,不妨先给自己三分钟,把问题掰开揉碎了看。
说到底,这个成语就像把万能钥匙。小到修家电,大到搞管理,核心都是找准症结。生活里那些让人抓耳挠腮的麻烦事,往往就差在"对症"这个关键步骤上。你说是这个理儿不?
最后唠句实在的,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解决方案满天飞。但要是没找准自己的"症",那些所谓的妙招就跟吃错药差不多。所以说嘛,遇到问题先别急着找答案,得先学会提问题。就像古人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么一琢磨,成语里藏着的生活智慧还真不少。下次家里电器出故障,或是工作上遇到瓶颈,记得先掏出这个成语当尺子量一量。保不齐就能少走好多弯路,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