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òu 寿
  • z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òu bù yā zhí

成语解释:谓只论职位,不论年龄。

成语出处: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免礼,免礼!小官欲待还礼来,一了说,寿不压职。”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壽不壓職

英文翻译:To live longer than one's duty

寿不压职的意思

寿:1.活得岁数大;长命:福寿。人寿年丰。2.年岁;生命:长寿。寿命。3.寿辰:做寿。寿面。4.祝人寿辰。5.婉辞,生前预备的;装殓死人的:寿材。寿衣。6.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压:[yā]1.从上面加力:压住。压碎。压缩。泰山压顶。2.用威力制服、镇服:镇压。压服。压迫。3.控制,使稳定,使平静:压价。压住阵脚。4.搁置:积压。5.逼近:大兵压境。6.赌博时在某一门上下注:压宝(亦作“押宝”)。[yà]1.〔压根儿〕根本,从来,如“我压根儿压就不理解这件事”。2.(壓)

职:1.职务;责任:尽职。职分。天职。有职有权。2.职位:调职。在职。就职。兼职。撤职。辞职。3.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职等奉命。4.掌管:职掌。5.只;仅:职此而已。6.姓。

成语评论

寿不压职”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放到生活场景里其实很好理解。比如在一家公司,老张工作了二十年,经验丰富,但新上任的部门经理却是比他年轻十岁的小王。有人私下嘀咕:“老张资历这么深,怎么不让他当领导?”这时候就能用上“寿不压职”了——年龄和资历不是衡量职位的唯一标准,能力与岗位匹配更重要。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经验丰富的人不一定能当领导?举个例子,老张擅长技术实操,但缺乏团队管理经验;小王虽然年轻,却有清晰的战略思维和协调能力。公司需要的不是一个“资深员工”,而是一个能带领团队突破瓶颈的领导者。这就是“寿不压职”的核心:岗位需求决定人选,而非单纯看资历深浅。

历史上也有类似故事。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诸葛亮不过二十多岁,而刘备帐下已有不少年长谋士。有人质疑:“一个种田的年轻人能担军师重任吗?”但事实证明,诸葛亮的全局谋划能力远胜于年龄带来的所谓“权威”。这种打破论资排辈的用人智慧,恰恰体现了“寿不压职”的深层逻辑。

有意思的是,这种现象在现代职场反而越来越普遍。我曾见过一个创业团队,核心成员全是90后,却敢聘请60后的行业专家做顾问。年轻人负责创新落地,前辈提供经验支持,这种“职”与“寿”各司其职的模式,反而比硬把老专家推上管理岗更高效。这让我想到:真正的智慧,或许在于认清“寿”是资源而非权力,“职”是责任而非奖赏。

再看另一个角度:医院里年轻主治医师带着实习生查房,老护士长在一旁默默核对用药剂量。没有人会因为护士长工龄长就要求她指挥手术,也不会因为医生资历浅就质疑他的诊断——这种专业分工明确的场景,恰好印证了“寿不压职”的现实价值:每个位置都需要最合适的人,而不是最年长的人。

最后分享个观察:现在很多企业推行“扁平化管理”,其实暗合了“寿不压职”的理念。我曾参与过一个项目,负责人是入职三年的90后,组员里却有从业二十年的前辈。刚开始有人不适应,但后来发现,年轻人对新兴市场的敏锐度加上前辈的风险把控力,反而碰撞出意想不到的创意。这种打破年龄与职位固有关系的尝试,或许正是这个古老成语在当代的最新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