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áng bīn bù yā zhǔ
成语解释:强:强势。指客人应当让主人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2回:“自古强宾不压主,晁盖强杀,只个远来新到的人,安敢便来占上!”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主客关系
繁体字形:強賓不壓主
英文翻译:Strong guest does not dominate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宾:1.客人(跟“主”相对):外宾。宾至如归。2.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压:[yā]1.从上面加力:压住。压碎。压缩。泰山压顶。2.用威力制服、镇服:镇压。压服。压迫。3.控制,使稳定,使平静:压价。压住阵脚。4.搁置:积压。5.逼近:大兵压境。6.赌博时在某一门上下注:压宝(亦作“押宝”)。[yà]1.〔压根儿〕根本,从来,如“我压根儿压就不理解这件事”。2.(壓)
主:1.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3.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预示:早霞主雨。7.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8.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姓。
“强宾不压主”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字面意思是“再厉害的客人也不能压过主人”,但实际场景中它传递了怎样的智慧呢?
比如职场新人该不该在会议上抢领导风头?小李刚加入公司,发现项目方案有明显漏洞,但他选择先私下和领导沟通,而非当众指出问题。这种“提建议但不越界”的做法,既维护了团队秩序,又让意见被有效采纳。强宾不压主的核心,其实在于平衡“能力展现”与“角色定位”。
家庭聚会时亲戚帮忙掌勺算不算越界?张阿姨去妹妹家做客,主动帮炒了两个拿手菜,但全程让妹妹把控菜单节奏。这种“帮忙不主导”的分寸感,既体现了亲情关怀,又避免让主人感到被冒犯。主客关系的微妙之处,往往藏在细节里。
跨国合作中技术大牛该不该全权接管项目?某外企专家来华支援时,虽然提出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但坚持让本地团队做最终决策。结果项目不仅提前完成,还培养了本土人才。这印证了:真正的强者懂得在专业性和尊重之间找平衡点。
我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场景其实更灵活。比如在扁平化管理团队中,“主”与“宾”的角色可能随时切换。关键不在于死守身份标签,而是培养对场景动态的敏锐感知——知道何时该发光,何时该托举他人。
当我们在不同场景中实践“强宾不压主”时,本质上是在构建一种可持续的关系模式。就像交响乐团里,再出色的乐手也需要配合指挥的节拍,但好的指挥同样会留出独奏的华彩段落。主次关系不该是僵化的枷锁,而应是流动的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