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ǎo ān wù zào
成语解释:毋:不要。暂且安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
成语出处:唐 韩愈《答吕毉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所为,少安无躁。”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常用于规劝别人冷静
繁体字形:少安毋躁
英文翻译:don 't make a fuss
少:[shǎo]1.数量小(跟“多”相对):少量。少见多怪。2.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缺少(跟“多”相对):账算错了,少一块钱。全体同学都来了,一个没少。3.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4.亏欠:少人家的钱都还清了。5.暂时;稍微:少候。少待。[shào]1.年纪轻(跟“老”相对):少年。少女。老少。青春年少。2.少爷:恶少。阔少。3.姓。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稳。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国。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安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安。治安。转危为安。5.使有合适的位置:安插。安顿。6.安装;设立:安门窗。安电灯。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7.加上:安罪名。安个头衔。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问代词。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无其事?13.安培的简称。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
毋:1.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不要”:毋妄言。宁缺毋滥。2.姓。
躁:性急;不冷静:烦躁。急躁。不骄不躁。性子躁。
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少安毋躁”这个成语?举个例子:早高峰堵车时,后排乘客不断按喇叭催促,司机转头说了句“少安毋躁,前面有事故,十分钟就能动”。这里用短短四个字,既表达了现状需要等待,又暗示急躁反而添乱。
为什么古人会发明这个词?其实答案藏在字面里——“少安”是“稍微安定一下”,“毋躁”是“别焦躁”。比如网购迟迟不发货,客服反复说“正在加急”,这时候对自己说“少安毋躁”,就像给心里烧开的水壶垫了块隔热垫。
有人问:“这和‘耐心等待’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语境温度。上司对团队说“少安毋躁”时,往往带着掌控全局的底气;朋友间用这个词,则更像递了杯降火茶。去年我负责的项目延期,领导在晨会上特意用这句话安抚团队,当时紧绷的气氛确实松了松。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即时反馈成了惯性。等外卖超时三分钟就抓狂,看视频加载两秒就刷新——这种时候特别需要“少安毋躁”的智慧。上周陪侄子拼乐高,他因为找不到零件急得跺脚,我指着说明书上的步骤说:“你看,这里写着要少安毋躁。”他愣了下,居然真的坐下来继续找。
这个词最妙的是留有弹性空间。既不是无限期等待,也不是立刻就要结果,而是在动静之间找到平衡点。就像春耕时节的农人,既不会拔苗助长,也不会荒废田地,该松土时松土,该灌溉时灌溉。当我们被deadline追着跑时,对自己说声“少安毋躁”,或许反而能发现更清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