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āo ān wú zào
成语解释:稍:稍微;毋:不要。稍微安静一下,不要急躁
成语出处: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曾皓(带着那种稍安毋躁的神色):不,不,你让她自己考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稍安毋躁
英文翻译:don 't be impatient
稍:[shāo]副词。略微:稍有区别。[shào]〔稍息〕军事或体操的口令,命令队伍从立正姿势变为休息的姿势。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稳。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国。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安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安。治安。转危为安。5.使有合适的位置:安插。安顿。6.安装;设立:安门窗。安电灯。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7.加上:安罪名。安个头衔。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问代词。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无其事?13.安培的简称。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
毋:1.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不要”:毋妄言。宁缺毋滥。2.姓。
躁:性急;不冷静:烦躁。急躁。不骄不躁。性子躁。
提到「稍安毋躁」,你可能会想:这成语到底该用在哪里?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比如早高峰堵车时,朋友在后座不停抱怨「要不我们绕路吧」,你一边盯着导航一边说:「稍安毋躁,前面路口已经开始动了。」这时候的「稍安毋躁」,既是在安抚情绪,也是在传递「急也没用,不如观察变化」的潜台词。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别着急」而要用成语呢?其实这正是汉语的妙处。上周同事小王因为系统故障丢了文件,急得差点砸键盘。我递给他一杯茶说「稍安毋躁,回收站里说不定有备份」,结果他真在云盘自动存档里找到了。你看,这四个字自带一种「问题能解决」的笃定感,比单纯劝人冷静更有力量。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的适用场景正在发生变化。以前多用在长辈对小辈的劝导中,如今年轻人在游戏开黑时也会用。比如队友因为野怪被抢准备挂机,队长一句语音:「兄弟们稍安毋躁,对面打野在河道漏视野了,这波能反蹲。」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瞬间变成战术讨论。可见耐心不是消极等待,而是伺机而动的智慧。
我观察到,现代人更需要这种「延迟满足」的能力。前阵子网购的生鲜配送延迟,客服反复用「稍安勿躁」安抚客户,结果有人投诉用语敷衍。这说明成语的使用要分对象——对重视效率的年轻人,或许该补句「我们已在加急处理」。传统智慧需要配上现代沟通方式,才能既传递冷静的态度,又展现解决问题的行动力。
下次遇到需要稳定军心的场合,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像给滚水加冰块,既降温又不改变本质。比如孩子写作业卡壳时,与其催「快点想」,不如说「稍安毋躁,先理清题目条件」。你会发现,当急躁的涟漪平静下来,答案往往会自然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