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ān yán jiān yǔ
成语解释:指言语尖酸刻薄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廷秀见丈人声势凶狠,赵昂又从旁尖言尖语帮扶,心中明白是他撺掇。”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尖言尖语
英文翻译:Sharp words
尖:1.末端细小;尖锐:把铅笔削尖了。尖下巴颏儿。2.声音高而细:尖声尖气。尖嗓子。3.(耳、目、鼻子)灵敏:眼尖。耳朵尖。他鼻子尖得很,有一点异味都闻得出。4.使嗓音高而细:她尖着嗓子喊。5.物体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头儿:笔尖儿。针尖儿。刀尖儿。塔尖。6.出类拔萃的人或物品:尖儿货。姐妹三个里头就数她是个尖儿。7.吝啬;抠门儿:这人可尖了,一点儿亏也不吃。8.尖刻:他嘴尖,说话不留情面。9.姓。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尖:1.末端细小;尖锐:把铅笔削尖了。尖下巴颏儿。2.声音高而细:尖声尖气。尖嗓子。3.(耳、目、鼻子)灵敏:眼尖。耳朵尖。他鼻子尖得很,有一点异味都闻得出。4.使嗓音高而细:她尖着嗓子喊。5.物体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头儿:笔尖儿。针尖儿。刀尖儿。塔尖。6.出类拔萃的人或物品:尖儿货。姐妹三个里头就数她是个尖儿。7.吝啬;抠门儿:这人可尖了,一点儿亏也不吃。8.尖刻:他嘴尖,说话不留情面。9.姓。
语:[yǔ]1.话:语言。语音。汉语。外语。成语。千言万语。2.说:细语。低语。不言不语。默默不语。3.谚语;成语:语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手语。旗语。灯语。5.姓。[yù]告诉:不以语人。
尖言尖语,指说话带刺、讽刺挖苦的言辞。这类表达往往像一根细针,看似轻巧却容易刺伤人心。比如成语“冷嘲热讽”就常出现在这类场景:同事会议上有人突然说:"王经理的PPT做得真用心,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参加幼儿园手工作业展呢。"这种表面夸赞实则贬低的表达,正是典型的尖言尖语。
为什么人们会使用尖言尖语?心理学研究显示,当人感到被冒犯却又不敢直接表达时,容易用带刺的语言作为自我保护。就像《红楼梦》里林黛玉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表面玩笑实则藏着酸涩。这种迂回表达既释放了情绪,又避免了正面冲突。
在职场中,"您这个方案真是别出心裁,我之前怎么就没想到把预算当气球吹呢?"这种话术既传达了反对意见,又带着戏谑的锋芒。有趣的是,据某咨询公司调查,63%的职场人承认自己曾用类似方式表达不满,其中多数人认为这种方式比直接批评"更体面"。
尖言尖语真的能达到沟通目的吗?我曾在社区调解中遇到典型案例:张阿姨对邻居说"您家狗叫得比闹钟还准时",本想暗示养宠扰民,结果引发激烈争吵。后来改用"咱们能不能商量个遛狗时间段",问题反而迎刃而解。这说明带刺的语言就像双刃剑,可能割伤交流的纽带。
现代人际关系专家提出"三明治沟通法":把建议夹在两句肯定之间。比如"您文字功底很强(肯定),如果数据再详实些(建议),绝对能成为行业标杆(展望)"。这种表达既保留了观点,又避免了语言的尖刺。毕竟,真正的沟通智慧不在于话锋多利,而在于能否搭建理解的桥梁。
语言就像镜子,映照出说话者的修养格局。下次当你想说"这么简单的报表都能出错"时,试着换成"咱们一起核对下数据如何?"。你会发现,卸下言语的尖刺后,沟通的天空反而更明朗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