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ān
  • yán
  • lě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ān yán lěng yǔ

成语解释:谓言语尖刻。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廷秀见丈人声势凶狠,赵昂又从旁尖言冷语帮扶,心中明白是他撺掇。”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言语尖酸刻薄

繁体字形:尖言冷語

英文翻译:mocking words

尖言冷语的意思

尖:1.末端细小;尖锐:把铅笔削尖了。尖下巴颏儿。2.声音高而细:尖声尖气。尖嗓子。3.(耳、目、鼻子)灵敏:眼尖。耳朵尖。他鼻子尖得很,有一点异味都闻得出。4.使嗓音高而细:她尖着嗓子喊。5.物体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头儿:笔尖儿。针尖儿。刀尖儿。塔尖。6.出类拔萃的人或物品:尖儿货。姐妹三个里头就数她是个尖儿。7.吝啬;抠门儿:这人可尖了,一点儿亏也不吃。8.尖刻:他嘴尖,说话不留情面。9.姓。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冷:1.温度低;感觉温度低(跟“热”相对):冷水。现在还不算冷,雪后才冷呢。你冷不冷?2.使冷(多指食物):太烫了,冷一下再吃。3.不热情;不温和:冷面孔。冷言冷语。冷冷地说了声“好吧”。4.寂静;不热闹:冷落。冷清清。5.生僻;少见的:冷僻。冷字。6.不受欢迎的;没人过问的:冷货。冷门。7.乘人不备的;暗中的;突然的:冷箭。冷枪。冷不防。8.比喻灰心或失望:心灰意冷。看到他严厉的目光,我的心冷了半截。9.姓。

语:[yǔ]1.话:语言。语音。汉语。外语。成语。千言万语。2.说:细语。低语。不言不语。默默不语。3.谚语;成语:语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手语。旗语。灯语。5.姓。[yù]告诉:不以语人。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同事当众说:“你这方案改来改去,不如直接重做吧。”明明可以好好沟通,非要用带刺的话扎人。这就是典型的“尖言冷语”——用尖锐的言辞包裹冷冰冰的态度,像把双刃剑既伤人又伤己。

朋友聚会时,小李拿着新买的手机问:“这拍照效果是不是特别差?”小王立刻接话:“是啊,和你去年那台老人机差不多。”现场瞬间冷场。尖言冷语会破坏人际关系吗?会。这类话语就像在木头上钉钉子,即使事后道歉,留下的孔洞依然存在。

有趣的是,有些人把尖言冷语当“幽默”。比如妻子问丈夫:“晚上吃什么?”丈夫答:“反正你做啥都像开盲盒。”这种披着玩笑外衣的冷言冷语,反而更容易让亲密关系产生裂痕。为什么有人热衷这种表达方式?往往源于内心安全感的缺失——通过贬低他人获得短暂的心理优越感。

职场新人小张就遇到过难题。主管在会上说:“有些人加班到九点就发朋友圈,我年轻时通宵也没这么高调。”面对这种暗讽,小张选择私下沟通:“您说的对,我确实需要更专注工作本身。”这种柔化处理反而让主管主动道歉。可见面对尖言冷语,以柔克刚比硬碰硬更有效。

我认为尖言冷语本质上是种低效沟通。就像往咖啡里加盐,本想要提神却适得其反。与其用刻薄语言刺激对方,不如直接表达真实需求。比如把“你这报告写得真有个性”换成“第三部分的数据分析可以更详细些”,既明确又不会引发对抗。

语言温度计显示,37度的温暖表达永远比零度以下的冷言冷语更有感染力。下次想说什么带刺的话时,不妨先含在嘴里三秒钟,或许就能把冰碴子化成温开水。毕竟,沟通的目的不是比赛谁更犀利,而是让思想真正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