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ǐ bù shéng qū
成语解释:谓行有准绳,循法度。
成语出处:清·冯桂芬《复庄卫生书》:“以彼其文,岂不周规折矩,尺步绳趋,侍乎否否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循规蹈矩
繁体字形:尺步繩趨
英文翻译:Step by step
尺:[chǐ]1.市制长度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尺约合33.33厘米。2.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用的器具:卷尺。丁字尺。3.像尺的东西:计算尺。[chě]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步: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埠”(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绳:1.用各种纤维或金属丝拧成的条状物。2.特指木工用的墨线。引申指标准,再引申指按一定标准去制裁:绳墨。绳之以法。3.继续。
趋:[qū]1.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2.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3.鹅或蛇伸头咬人。4.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cù]古同“促”,催促;急速。
哎,大伙儿有没有遇到过那种特别讲究规矩的朋友?比如约好八点见面,他非得提前半小时到;领导说用蓝色文件夹装报告,他连页边距都要用尺子量得整整齐齐。说白了,这就是典型的"尺步绳趋"嘛!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了:"这成语到底啥来头啊?"您看这"尺步"二字,活脱脱就是拿尺子比着走路,"绳趋"更像是沿着绳子规定的路线前进。合起来可不就是形容人做事死守规矩,连半点灵活变通都不给留嘛!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性格到底是好是坏呢?咱先别急着下结论。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您就明白了。老张在国企干了二十年,每天提前半小时擦桌子泡茶,文件永远按首字母排序。有次公司要搞创新提案,他愣是卡在"提案必须用A4纸"这条规定上,把年轻人用平板电脑做的动态方案给毙了。您说这是不是像极了成语里那个拿尺子量步子的人?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没他这么较真,公司那些年早乱套了。
这时候问题又来了:"现在社会讲究创新,这成语是不是过时了?"要我说啊,关键得看用在哪儿。医院手术室要都"尺步绳趋",那绝对是大好事;可要是互联网公司还这么搞,分分钟要被市场淘汰。就像我家楼下那老裁缝铺,量体裁衣讲究毫厘不差,可人家现在也开始搞直播卖定制西装了,这不就是规矩和变通的好结合?
不过咱也得摸着良心说句公道话,现在年轻人有时候把"打破常规"理解得太片面。上周见到个小伙子,简历上写着"拒绝墨守成规",结果面试当天穿着拖鞋就来,还说这是"展现真我"。要我说啊,该讲究的地方还是得讲究,就像老话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关键得看这规矩是不是真能成事儿。
说到底,"尺步绳趋"这成语就像把双刃剑。用在质量控制、安全操作这些地方,那叫专业严谨;要是用在创新领域,那可就是作茧自缚了。各位看官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下次见着特别较真的人,不妨先想想他守的到底是金科玉律,还是早就该打破的老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