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éng
  • ch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éng qū chǐ mù

成语解释: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伸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

成语出处:《宋史 道学传三 朱熹》:“方是时,士之绳趋尺步,稍以儒名者,无所容其身。”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繩趨尺步

英文翻译:be strictly upright and correct in one 's behaviour

绳趋尺步的意思

绳:1.用各种纤维或金属丝拧成的条状物。2.特指木工用的墨线。引申指标准,再引申指按一定标准去制裁:绳墨。绳之以法。3.继续。

趋:[qū]1.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2.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3.鹅或蛇伸头咬人。4.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cù]古同“”,催促;急速。

尺:[chǐ]1.市制长度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尺约合33.33厘米。2.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用的器具:卷尺。丁字尺。3.像尺的东西:计算尺。[chě]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步: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成语评论

绳趋尺步”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古板,到底用在哪里合适呢?举个例子:公司财务部的小王每次报销差旅费时,都要把发票按日期排列整齐,连小数点后的数字都要用尺子对齐填写。同事笑他“何必这么绳趋尺步”,他却认真地说:“财务工作容不得半点差错,规规矩矩才能睡得踏实。”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讲究灵活变通,这种死守规矩的做法会不会过时?其实关键在于场景判断。就像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看似刻板,但正是这种“绳趋尺步”保障着千万人的安全。去年我们小区有位快递员为赶时间逆行,结果撞伤路人,这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像把双刃剑。工作中见过完全照章办事的新人,明明客户急着要合同,还非要等领导逐字审批,结果错失商机。但也在医院见过严格执行消毒流程的护士,多花五分钟换来的却是零感染率。或许真正的智慧在于区分什么时候该“绳趋尺步”,什么时候需“通权达变”。

不妨再换个角度看:家庭教育中,要求孩子每天练琴一小时算不算绳趋尺步?邻居家的例子很有意思。他们家规定孩子写完作业才能玩游戏,结果孩子发明了“作业游戏化”学习法,既遵守规则又突破常规。这让我想到,规矩本身不是枷锁,关键看执行时有没有注入思考的温度。

最后分享个观察:那些能把事情做得漂亮的人,往往既懂得在框架内跳舞,又知道何时突破框架。就像书法家练字,初期必须绳趋尺步临摹碑帖,待到笔法纯熟时,方能自成一派。生活中的很多事,或许都要经历从守规矩到创规矩的蜕变过程。

"绳趋尺步"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