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ǒu
  • mài
  • ji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ú gǒu mài jiāng

成语解释:屠:宰杀;浆:酒。以卖酒杀狗为业。指从事低贱职业的阶层

成语出处:宋·陆游《野炊》:“觅交屠狗卖浆中。”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屠狗賣漿

英文翻译:Slaughtering dogs and selling milk

屠狗卖浆的意思

屠:1.宰杀(牲畜):屠宰。2.屠杀:屠城(攻破城池后屠杀城中的居民)。3.姓。

狗: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卖:1.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卖房子。把余粮卖给国家。2.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祖国或亲友:卖国。把朋友给卖了。3.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卖劲儿。卖力气。4.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卖功。卖弄。卖俏。5.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卖炒腰花。6.姓。

浆:[jiāng]1.较浓的液体:豆浆。泥浆。纸浆。粉浆。2.用粉浆或米汤浸纱、布或衣服使干后发硬发挺:浆洗。衬衫领子要浆一下。[jiàng]同“”(jiàng)。

成语评论

提到“屠狗卖浆”,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这成语到底在说什么?其实它字面意思是“杀狗卖豆浆”,用来比喻从事低微职业的人。比如《史记》记载刘邦的猛将樊哙,早年就是屠狗为生的市井人物。

为什么用屠狗和卖浆来比喻底层行业?这背后藏着古代社会的职业鄙视链。汉代将屠宰、商贩视为"贱业",但历史总是充满反转——正是这些看似普通的行当,反而走出过改变时代的人物。就像现代创业故事里,总有人从摆地摊做到上市集团。

举个具体例子:某互联网大厂程序员辞职开早餐铺,这算不算当代的"屠狗卖浆"?其实职业价值的评判标准正在改变。当他在朋友圈晒出"今日豆浆售罄"的告示牌时,收获的点赞不比当年发代码少。这个转变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缩影。

有人会问:选择平凡职业是否意味着放弃理想?我邻居张叔的经历或许能回答。他经营社区菜场三十年,不仅供孩子读完博士,还用大数据分析居民买菜习惯,去年被评为"智慧城市先进个人"。这让我想起汉代侠客剧孟的名言:"市井之中,亦有风云。"

观察身边的"屠狗卖浆"者,常能发现独特的生活智慧。小区门口的煎饼摊主记得每个顾客的忌口,快递站大姐能精准判断暴雨前的派送路线。这些细微处的专业精神,与现代职场要求的"用户思维""风险预判"不谋而合,只是换了实践场景。

或许我们该重新理解这个成语的现代含义。当年轻人说"大不了去摆摊",未必是妥协,反而可能是开辟新赛道的宣言。就像宋代文豪苏轼被贬黄州时,发明东坡肉的做法反而成就美食传奇,人生的转折处常有意外惊喜。

看着街角新开的宠物殡葬店和手作豆花坊,突然觉得这些新时代的"屠狗卖浆"行业,正在用温柔的方式重构城市肌理。它们像毛细血管般渗透在钢铁森林里,提醒着我们:高楼大厦的阴影下,永远需要带着烟火气的光亮。

下次路过巷口飘着豆香的小店,不妨驻足片刻。那些砧板上的节奏,豆浆机的嗡鸣,或许正在谱写这个时代的市井诗篇。毕竟,能让一座城市生动起来的,从来不只是玻璃幕墙里的键盘声。

"屠狗卖浆"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