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ān
  • cháng
  • shuǐ
  • k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ān cháng shuǐ kuò

成语解释:见“山长水远”。

成语出处:宋·晏殊《蝶恋花》词:“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繁体字形:山長水闊

英文翻译:long and wearisome pathes

山长水阔的意思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阔:1.宽广:开阔。海阔天空。2.时间或距离久远:阔别。3.富有;(吃穿用)讲究:阔佬。不要摆阔。4.不切实际:迂阔。

成语评论

山长水阔”这个成语,字面上是说山高水远,实际用来形容路途遥远、困难重重。比如有人问:“这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实际例子:“他独自去西藏支教,山长水阔的行程,硬是靠着一股韧劲走了下来。”这里既突出了地理上的距离,也暗示了过程中的不易。

再比如有人疑惑:“这和‘千山万水’有什么区别?”虽然两者都讲距离远,但“山长水阔”更强调过程中的未知与挑战。例如“创业这条路山长水阔,但每翻过一座山,眼前的风景就会大不相同”——这里不仅指距离,更指向成长中的不确定性。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人还用这词吗?”当然用!比如朋友聊起海外工作经历,可以说:“从上海到南美,山长水阔飞了三十小时,落地时腿都麻了,但看到当地市场潜力,觉得值!”当代语境下,“山长水阔”可以很自然地融入对长途旅行或复杂任务的吐槽。

换个角度想,为什么古人用“山”和“水”比喻困难?我猜是因为农耕时代,山水确实是阻隔交流的实体障碍。放到今天,山可以是职场晋升的天花板,水可能是跨行业转型的激流。比如“转行做程序员那两年,真是山长水阔,光数据结构就啃了三个月”,这种用法既有传统韵味,又贴合现代人的焦虑。

最后抛个问题:“用这成语会显得老气吗?”其实关键看搭配。试着在朋友圈写“凌晨三点改方案,山长水阔赶DDL,但看到成品被客户点赞,瞬间满血复活”——既有文化厚度,又不失鲜活气息。语言本就是流动的,老词新用反而能碰撞出意外惊喜。

说到底,“山长水阔”就像人生路上的GPS提醒:目标虽远,步履不停总会抵达。下次遇到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时,不妨用这个词给自己打气——毕竟没有翻不过的山,也没有淌不过的水。

山长水阔的造句

  1. 造句 全世界的植物与生态学家,将越过山长水阔,专为它们而来。
  2. 造句 欲寄采谍兼尺素,山长水阔之何处。
  3. 造句 叮咛嘱咐,千言万语留不住,人海茫茫,山长水阔知何处,浪迹天涯,从此并肩看彩霞。
  4. 造句 此一别山长水阔,再见之期渺茫,只愿好人终有好报,你们都能安好。
  5. 造句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木兰花。
  6. 造句 9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7. 造句 马小天跟乐晓琪山长水阔地幻想过,像幻想一朵昙花的盛开一样。
  8. 造句 从此之后,山长水阔,青山路远,不论曾经有怎样的山盟海誓,生死相依,到如今,也都只是路人。
  9. 造句 山长水阔,梦魂杳杳,再相逢,惟有来生了。
  10. 造句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