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ān zōu hǎi shì
成语解释: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成语出处:清 王晫《今世说 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筮,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
繁体字形:山陬海筮
英文翻译:Divination of the mountains and the sea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陬:角落;山脚。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筮:古代用蓍(shī)草占卜。
“山陬海筮”这个词,乍一听像是武侠小说里的神秘地名,但它其实是个成语,形容极其偏远、人迹罕至的地方。比如有人问:“这成语到底用在哪儿?”举个例子:老张退休后跑到云南深山里开了间客栈,朋友调侃他:“你这地方可真是山陬海筮,连手机信号都得看老天脸色!”——你看,这里既点出了地理位置的偏僻,又带点幽默感。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词和‘天涯海角’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指偏远,但“山陬海筮”更强调环境险峻荒凉,像是被山海阻隔的角落。比如某科研团队去青藏高原做生态调查,报道可以写:“他们在山陬海筮间搭建临时实验室,记录着最原始的自然密码。”这里不仅描述地点偏远,还暗示了探索的艰难。
再换个角度想,现代社会真的还存在“山陬海筮”吗?其实物理上的偏远地区确实在减少,但精神上的“山陬海筮”反而变多了。比如有人沉迷小众爱好,朋友笑称:“你这兴趣简直像活在文化版图的山陬海筮里。”这种用法既保留原意,又多了层隐喻色彩。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画面感。它不像“穷乡僻壤”带贬义,反而有种自然野性的美感。有次我在川西自驾,路过云雾缭绕的无名山谷时,突然就明白了这个词的意境——那些未被现代文明驯服的土地,自有其独特的生命力。
下次遇到需要形容“远得离谱”的场景时,别只会说“太偏远了”。试试换成“山陬海筮”,既显文采又不失趣味。就像给语言地图标了个诗意坐标,瞬间让描述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