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ǎo wěi qū lì
成语解释:巧:奸诈。伪:虚伪。趋:追求,靠近、趋向。奸诈虚伪,唯利是图,唯势是从。
成语出处:《汉书·地理志下》:“周人之失,巧伪趋利。”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巧偽趨利
英文翻译:The pursuit of profit by trickery and hypocrisy
巧:1.心思灵敏,技术高明:巧干。能工巧匠。他的手艺很巧。2.(手、口)灵巧:心灵手巧。他嘴巧,学谁像谁。3.恰好;正遇在某种机会上:恰巧。偏巧。凑巧。巧遇。来得真巧。我一出大门就碰到他,真巧极了。4.虚浮不实的(话):花言巧语。5.姓。
伪:1.有意做作掩盖本来面貌的;虚假(跟“真”相对):伪装。伪造。作伪。伪钞。去伪存真。2.不合法的;窃取政权、不为人民所拥护的:伪政权。伪军。伪组织。
趋:[qū]1.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2.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3.鹅或蛇伸头咬人。4.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cù]古同“促”,催促;急速。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巧伪趋利”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拗口,但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比如有人为了在职场升职,明明没参与项目却把同事的功劳说成自己的;或者商家用夸张的广告词把普通产品吹成“神奇功效”——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用精巧的伪装来获取利益。
为什么人们会“巧伪趋利”? 举个真实场景:小王发现部门领导特别喜欢听漂亮话,于是每天花半小时研究领导的社交动态,见面就夸“您今天这观点太有深度了”。三个月后,业绩平平的他反而比埋头干活的老员工更快升了职。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是短期利益驱动下的投机心理在作祟。
这样做真的划算吗? 去年某网红餐厅被曝光:菜单照片里的“巨型汉堡”实际只有拳头大,芝士涂层其实是廉价酱料。虽然初期靠营销爆火,但口碑崩塌后门店纷纷倒闭。这让我想到:就像搭积木时偷工减料,表面堆得越高,坍塌时损失越大。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追求利益有错吗? 关键在于方式。我认识的设计师老李就很有意思,他接单时会明确告诉客户:“这个预算做不了高级材质,但我们可以用创意设计弥补”。这种坦诚反而让他积累了大量回头客。可见利益和真诚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辨别巧伪行为需要更敏锐的眼光。下次看到朋友圈里“三天瘦十斤”的广告,或是听到同事突然对你格外热情,不妨多问一句:“这份‘好意’背后,藏着什么样的诉求?”保持适度警惕,就像给手机装杀毒软件——不是拒绝所有外来信息,而是建立自己的判断系统。
与其费心钻营取巧之道,不如把精力花在提升真实价值上。就像种果树,施化肥确实能让果子短期内长得快,但只有扎根深、耐旱的树才能年年结果。生活中的很多事,其实都遵循这个朴素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