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ǎo
  • shé
  • hu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ǎo shé rú huáng

成语解释: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发声的簧片一样。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巧舌如簧

英文翻译:have a glib tongue

巧舌如簧的意思

巧:1.心思灵敏,技术高明:巧干。能工巧匠。他的手艺很巧。2.(手、口)灵巧:心灵手巧。他嘴巧,学谁像谁。3.恰好;正遇在某种机会上:恰巧。偏巧。凑巧。巧遇。来得真巧。我一出大门就碰到他,真巧极了。4.虚浮不实的(话):花言巧语。5.姓。

舌: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簧:1.乐器里用为振动发声的薄片:笙簧。风琴簧片。2.器物上有弹力的机件:弹簧。锁簧。

成语评论

什么是“巧舌如簧”?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口才极佳,说话像簧片振动一样灵活流畅。比如同事小李总能轻松说服客户签单,大家私下里感叹:“他真是巧舌如簧,连最难搞的甲方都能拿下!”这样的能力在职场上确实吃香,但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有人可能会问:“能说会道就是巧舌如簧吗?”不完全对。举个例子,菜市场里卖水果的王阿姨,她能把普通苹果夸得像是王母娘娘的仙果,但客人买回家发现口感平平。这说明巧舌如簧更侧重表达技巧,而非内容真实性。就像网络主播用夸张话术带货,短时间内销量飙升,但产品质量才是留住客户的关键。

这让我想到一个真实场景:朋友相亲遇到个侃侃而谈的对象,从诗词歌赋聊到国际局势,句句掷地有声。可后来发现对方连基本生活技能都不懂。这时候才明白,巧舌如簧的背面可能是“纸上谈兵”。所以问题来了:如何判断一个人是真正有实力,还是仅靠口才包装?我的经验是,观察对方是否言行一致,比如答应的事能否兑现,观点是否有数据支撑。

说到实际应用,这个成语其实藏着沟通智慧。去年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小张,汇报方案时用数据图表搭配生动案例,既专业又有感染力。总监当场点评:“这才是巧舌如簧的正确打开方式。”可见在现代社会,优秀的口才需要知识储备打底,否则就像没有子弹的枪,再华丽的枪身也打不中目标。

有人认为巧舌如簧是天赋,我倒觉得可以后天培养。记得刚工作时开会发言紧张结巴,后来坚持每天朗读新闻、模拟客户对话,三个月后竟能在部门会议上脱稿演讲。这说明语言能力就像肌肉,越锻炼越强壮。但要注意别陷入“为说而说”的误区,就像好的厨师既要有炫技的花刀,更要保证食材的新鲜度。

最后分享个有趣现象:古装剧里的说客总能用三寸不烂之舌扭转战局,而现实中真正改变世界的往往是持续行动的人。这提醒我们,舌灿莲花固然令人羡慕,但脚踏实地才是根本。下次遇到特别会说话的人,不妨带着欣赏的眼光学习表达技巧,同时保持独立思考——毕竟,簧片奏出的旋律再动听,也要乐谱本身足够优质。

巧舌如簧的造句

  1. 造句 她这小嘴线条分明,牙白唇红,巧舌如簧,说话像唱歌一样动听。
  2. 造句 男人在骗人的时候比他一向更巧舌如簧;女人在骗人的时候比她一向更漂亮多情。梁晓声 
  3. 造句 巧舌如簧的他以谎言骗取了上司的信任。
  4. 造句 这个商人巧舌如簧,把次品说成是优等品,欺骗消费者。
  5. 造句 这位小姐真是巧舌如簧,不一会儿就说得五位先生买走了她推销的刮胡刀。
  6. 造句 这个媳妇巧舌如簧,很得婆婆的欢心。
  7. 造句 他这个人巧舌如簧,经常是无理也要强辩三分。
  8. 造句 这个商人巧舌如簧,把次品说得天花乱坠,欺骗消费者。
  9. 造句 这个巧舌如簧的媳妇,很得婆婆的欢心。
  10. 造句 作为一名普通买楼者,一脚踏进售楼处,面对巧舌如簧的销售人员,被花花绿绿的宣传资料所包围,你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吗?

"巧舌如簧"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