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ué
  • hóng 鸿
  • shē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ù xué hóng shēng

成语解释: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成语出处:汉·扬雄《羽猎赋》:“于兹乎鸿生巨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巨壆鴻生

英文翻译:Great learning and great life

巨学鸿生的意思

巨:1.大;很大:巨款。巨轮。巨幅画像。为数甚巨。2.姓。

学: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6.姓。

鸿:1.大雁: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2.大: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3.指书信:来鸿。4.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成语评论

什么是"巨学鸿生"?这个词乍听像在说某个庞然大物,其实它比喻学识渊博的学者。就像你老家那位退休老教师,能把《史记》讲成评书,还能用三句话解释量子物理,这类人用这个词形容最贴切。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小区里张大爷总被邻居围着问东问西。上周二,他刚用炒菜锅演示完电磁感应原理,周四又在棋牌室聊起《资治通鉴》里的管理智慧。这种"行走的百科全书"式人物,不就是活生生的"巨学鸿生"吗?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还需要真人版的"巨学鸿生"吗?去年参加读书会时,我发现个有趣现象——当AI朗读完《理想国》选段后,现场王教授结合菜市场议价行为解读"洞穴比喻",立刻让晦涩的哲学变得鲜活。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知识传播者就像"翻译官",能把高深学问转译成生活语言。

观察当代教育会发现,好老师都有个共同特点:他们像会变魔术的厨师,能把枯燥的公式定理炒成香喷喷的蛋炒饭。比如我的高中数学老师,总能用篮球比赛的站位讲解几何坐标系,用奶茶店排队解释概率统计。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或许就是新时代"巨学鸿生"的必备技能。

知识渊博者常有,但能让知识流动起来的人难得。就像古玩市场里,真正的好掌柜不仅能鉴别文物年代,还能把青花瓷背后的故事讲得让小学生都入迷。这种打通知识壁垒的本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反而显得愈发珍贵。

最近遇到件趣事:社区图书馆的看门大爷用《孙子兵法》指导年轻人追姑娘,虽然听着离谱,但细想"知己知彼""攻心为上"这些策略,在人际交往中确有相通之处。这或许印证了那句老话:真学问从来不是锁在书柜里的装饰品,而是能点燃思维火花的引信。

"巨学鸿生"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