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ā shé tūn xiàng
成语解释:巴蛇:传说中的大蛇。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成语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人贪心不足
繁体字形:巴虵吞象
英文翻译:Snake swallowing elephant
巴:1.盼望:巴不得。朝(zhāo)巴夜望。2.紧贴:爬山虎巴在墙上。3.粘住:粥巴了锅了。4.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锅巴。5.挨着:前不巴村,后不巴店。6.张开:巴着眼瞧。天气干燥,桌子都巴缝儿啦。7.周朝国名,在今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8.指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9.姓。10.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符号bar。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100万达因作用力,压强就是1巴,合100000帕。从前气象学上多用毫巴,现已改用百帕。11.巴士:大巴。中巴。小巴。
蛇:[shé]爬行动物,身体圆而细长,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吃青蛙等小动物,大蛇也能吞食大的兽类。[yí]见“逶蛇”。
吞:1.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吞吐。吞咽。吞噬。狼吞虎咽。气吞山河。忍气吞声。2.兼并,侵占:吞没(mò)。吞并。吞蚀。吞占。
象:1.哺乳动物,是陆地上现存最大的动物,耳朵大,鼻子长圆筒形,能蜷曲,多有一对长大的门牙伸出口外,全身的毛很稀疏,皮很厚,吃嫩叶和野菜等。生活于我国云南南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方。有的可驯养来驮运货物。2.(Xiàng)姓。3.形状;样子:景象。天象。气象。印象。万象更新。4.仿效;模拟:象形。象声。
哎哟喂,你听说过“巴蛇吞象”这个成语吗?咱们先来举个栗子吧!比如老张刚升职就非要接三个大项目,结果累到住院,同事私下嘀咕:“这真是巴蛇吞象——贪多嚼不烂啊!”
等等,巴蛇吞象到底在说啥?说白了就是比喻人心不足蛇吞象,硬要干超出能力的事儿。不过话说回来,为啥非得用蛇和大象呢?你瞅瞅,蛇肚子才多大,大象可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这画面感绝了!
举个反例更带劲哈:小王创业时先从小程序做起,三年后稳步扩张到全国,这就叫“小步快跑”嘛。反观隔壁老李,开局就要融资十个亿搞元宇宙,结果半年黄了——典型的巴蛇吞象翻车现场。
不过依我看啊,这成语放到现在得辩证着看。就像咱吃自助餐,明明知道“眼大肚子小”,但偶尔放肆一回也算体验生活对吧?关键是要清楚自己的“消化能力”,野心可以有,但别让贪心蒙了眼。
你发现没?这个成语其实藏着个职场密码:目标可以定高点,但得拆分成“能咽得下”的小块。就像吃披萨,没人会整个往嘴里塞,都是一角一角慢慢啃嘛!
最后留个话头:下次遇到特别“膨胀”的念头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我这到底是志向远大,还是巴蛇吞象?毕竟老祖宗造这个词的时候,可没想到咱们现在能坐高铁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