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é yù tūn xiàng
成语解释: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成语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虵慾吞象
英文翻译:Snake to swallow
蛇:[shé]爬行动物,身体圆而细长,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吃青蛙等小动物,大蛇也能吞食大的兽类。[yí]见“逶蛇”。
欲:1.欲望:食欲。求知欲。2.想要;希望:欲言又止。从心所欲。3.需要:胆欲大而心欲细。4.将要:摇摇欲坠。山雨欲来风满楼。
吞:1.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吞吐。吞咽。吞噬。狼吞虎咽。气吞山河。忍气吞声。2.兼并,侵占:吞没(mò)。吞并。吞蚀。吞占。
象:1.哺乳动物,是陆地上现存最大的动物,耳朵大,鼻子长圆筒形,能蜷曲,多有一对长大的门牙伸出口外,全身的毛很稀疏,皮很厚,吃嫩叶和野菜等。生活于我国云南南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方。有的可驯养来驮运货物。2.(Xiàng)姓。3.形状;样子:景象。天象。气象。印象。万象更新。4.仿效;模拟:象形。象声。
“蛇欲吞象”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它背后的道理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有人刚入职就想着三个月内当上CEO,或者为了追求高收益把所有积蓄投入高风险投资——这些行为不就像蛇硬要吞下比自己大无数倍的大象吗?
为什么用蛇和象作比喻?蛇的嘴巴能张开到惊人的角度,但即使如此,吞下一头大象依然是天方夜谭。这个画面生动地揭示了一个真相:超出自身能力的野心,反而可能变成枷锁。就像有人为了买奢侈品去借高利贷,表面光鲜的背后,其实是把自己拖进了债务泥潭。
现代社会的“吞象现象”某创业公司老板曾向我倾诉,他同时启动五个新项目导致团队崩溃。这让我联想到:我们是否经常在“多线程工作”的伪装下,做着分散精力的事?智能手机时代,人们习惯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但神经科学研究表明,这种模式会使效率下降40%。
个人观察:野心需要量尺在咨询工作中发现,那些能持续成长的人都有个共同点——他们像登山者一样,既仰望峰顶,更关注脚下的岩石。有个客户用三年时间从销售员做到大区总监,他的秘诀是每月只设定一个核心目标。这种“聚焦式进取”反而比贪多求快走得更远。
下次制定计划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个目标是我的真实需求,还是受外界影响的冲动?就像健身,与其幻想一周减十斤,不如从每天十分钟拉伸开始。毕竟,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靠吞噬大象完成的,而是在与自身条件对话中找到最佳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