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i shuǐ tuō ní
成语解释:①形容泥泞难行。②比喻不顺利或不干脆。
成语出处:宋·叶適《修路疏》:“南来北往,何忧带水拖泥;朝去暮来,不到撞头磕脑。”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干脆
繁体字形:帶水拕泥
英文翻译:do things sloppily
带:1.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皮带。鞋带儿。传送带。2.轮胎:车带。汽车外带。3.地带;区域:温带。黄河一带。4.白带:带下。5.姓。6.随身拿着;携带:带行李。带干粮。7.捎带着做某事:上街带包茶叶来(捎带着买)。你出去请把门带上(随手关上)。8.呈现;显出:面带笑容。9.含有:这瓜带点儿苦味。说话带刺儿。10.连着;附带:带叶的橘子。连说带笑。放牛带割草。11.引导;领:带队。带徒弟。12.带动:以点带面。他这样一来带得大家都勤快了。13.照看(孩子):孙子是奶奶带大的。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拖:1.拉着物体使挨着地面或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拖船。拖地板。火车头拖着十二个车皮。2.在身体后面耷拉着:拖着辫子。拖着个尾巴。3.拖延;延续:拖时间。这件工作拖得太久了。声音拖得很长。4.牵制;牵累:拖累。拖住敌人。5.姓。
泥:[ní]1.土和水混合成的东西。2.像泥的东西:印泥。枣泥。[nì]1.用灰、泥等涂塞:泥墙。泥炉膛。2.死板;不灵活:拘泥。
话说"带水拖泥"这成语,乍一听还以为在吐槽梅雨天的烂泥路,其实啊,它专门用来形容做事不利索的糊涂蛋。举个栗子:老王每次开会都要把十分钟能说完的事扯成两小时,领导听得直打哈欠,同事暗地里都叫他"人形拖把"——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带水拖泥吗?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了:"这和普通拖延症有啥区别?"嘿,您问到点子上了!拖延症是压根不开始干活,带水拖泥可是正儿八经在做事,就是做得像老牛拉破车。好比小张做PPT,明明三页能讲清的数据,非得搞二十页动画特效,结果deadline前半小时还在调字体颜色。
不过话又说回来,咱现代人谁还没点带水拖泥的毛病?手机往桌上一放,原本要查资料的手,不自觉就刷起了短视频。这时候就得学学人家李姐的绝招——她把手机壳背面贴了张便利贴,上面写着"再摸鱼就胖十斤",别说,这招比十个闹钟都管用。
那问题来了,怎么才能治这个病?依我看啊,关键得学会"切香肠战术"。就像我家楼下卖煎饼的大爷说的:"摊饼要薄,做事要细"。把大任务切成半小时能完成的小块,完成一块就给自己画个笑脸,保准比喝十杯美式咖啡都提神。
要我说,带水拖泥这事吧,有时候还真不赖个人。您瞅那些要盖八十个章才能办成的审批流程,神仙来了也得拖泥带水。所以说嘛,遇到这种情况,咱们得学聪明点儿——该催催,该找人找人,别傻乎乎地干等着,毕竟时间这玩意儿可比黄金还金贵。
最后给大家支个妙招:下次感觉要犯病的时候,试试把手机调成黑白模式。您别说,没了花花绿绿的图标诱惑,工作效率能直接翻倍。这法子我亲测有效,现在写方案再也不像从前那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了。记住咯,治带水拖泥的毛病,就跟吃火锅似的——关键得掌握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