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èi tóng làn tiě
成语解释:一堆破烂金属。借指无用的东西
成语出处: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残缺不全的凿岩机,卷扬机,糟电线,破桌子,铁锈斑斑的破罐笼,还有一堆堆废铜烂铁,没有一件完整的东西。”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多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廢銅爛鐵
英文翻译:Scrap metal
废:1.不再使用;不再继续:废除。半途而废。这个煤窑废了。2.荒芜;衰败:废园。废墟。3.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的作用的:废话。废报纸。废钢铁。4.肢体伤残:残废。废疾(残疾)。5.废黜。
铜:金属元素,符号Cu,原子序数29。紫红色,富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在湿空气中表面生成铜绿。铜可制多种合金(如黄铜、白铜)及电工器材等,也用于电镀。
烂:1.因水分过多或过熟而松软:烂泥。稀粥烂饭。2.腐烂;破碎:烂苹果。回收废铜烂铁。3.形容程度深:烂醉如泥。烂熟于胸。
铁:1.金属元素,符号Fe(ferrum)。银白色,质硬,延展性强,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含杂质的铁在湿空气中容易生锈。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用途很广。2.指刀枪等:手无寸铁。动铁为凶。3.形容坚硬;坚强;牢固:铁拳。铁汉子。铁饭碗。他俩关系很铁。4.形容强暴或精锐:铁蹄。铁骑。5.形容确定不移:铁定。铁的事实。铁案。6.形容表情严肃:他铁着个脸,没有一丝笑容。7.姓。
废铜烂铁这个词,字面意思是指被丢弃的金属废料,但生活中常用来形容那些看似毫无价值的东西。比如,老张家的仓库堆满了生锈的自行车架、断裂的水管,邻居笑他:“这些废铜烂铁留着干啥?”可后来,老张把这些材料卖给回收站,换的钱修好了漏雨的屋顶。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容易忽视“废铜烂铁”的价值?答案很简单——事物的价值往往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角度。
再比如一家工厂淘汰的老旧机器,表面看是“只能进废品站”的废铜烂铁,但技术员小王发现部分零件还能改装成自动化流水线的配件。老板起初直摇头:“这堆破烂能变出花来?”结果改造后,工厂生产效率提升了20%。核心问题:如何让“废铜烂铁”焕发新生?关键是要有发现潜力的眼光和动手改造的能力。
换个角度想,城市里被拆除的老厂房,砖瓦钢筋曾被当作废铜烂铁处理。直到有人将其改造成文创园区,斑驳的墙体和生锈的管道反而成了复古工业风的标志。这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所谓“无用”,可能只是没找到合适的舞台。问题又来了:这种现象反映了什么社会心态?或许我们太习惯用“新旧”来粗暴定义价值,而忽略了事物背后的可能性。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对“废铜烂铁”的态度其实暴露了资源利用的盲区。比如我去年用报废的汽车零件做成书架,朋友都说这是“化腐朽为神奇”。这让我想到:如果更多人愿意花时间重新审视“无用之物”,或许能减少大量不必要的浪费。毕竟,今天的废铜烂铁,可能是明天的创意源泉。
最后看个有趣的例子——某科技公司用回收的电子垃圾提炼贵金属,年利润超过千万。当初谁会觉得电路板、旧手机是宝藏呢?可见,废铜烂铁和宝贵资源之间,差的可能只是一道技术门槛。当技术突破时,曾经的“垃圾堆”瞬间变成了“金矿”。这背后传递的不仅是环保理念,更是对资源循环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