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āi
  • guó
  • chéng
  • ji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āi guó chéng jiā

成语解释:谓建立邦国,继承封邑。

成语出处:《周易·师》:“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開國承家

英文翻译:establish a state

开国承家的意思

开:1.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开门。开锁。开箱子。不开口。2.打通;开辟:开路。开矿。墙上开了个窗口。开了三千亩水田。3.(合拢或连接的东西)展开;分离:桃树开花了。扣儿开了。两块木板没粘好,又开了。4.(河流)解冻:河开了。5.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开戒。开禁。开斋。开释。6.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开枪。开汽车。开拖拉机。火车开了。7.(队伍)开拔:昨天开来两团人,今天又开走了。8.开办:开工厂。开医院。9.开始:开工。开学。开演。10.姓。11.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二十四开为纯金):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英karat]12.开尔文的简称。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3.趋向动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a)表示分开或离开:拉开。躲开。把门推开。窗户关得紧,打不开。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开。这张大床,三个孩子也睡开了。c)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开了。d)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开了。天还没亮,大家就干开了。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承:1.托着;接着:承尘。承重。2.承担:承印。承制中西服装。3.客套话,承蒙:昨承热情招待,不胜感激。4.继续;接续:继承。承上启下。承先启后。5.接受(命令或吩咐):秉承。承命。6.姓。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成语评论

开国承家”这个成语听起来很宏大,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描述的是开创基业并将成果传承给后代的过程。比如一个家族企业的创始人白手起家,把公司交给子女时,就可以说这是“开国承家”的缩影。不过,这样的传承真能保证基业长青吗?我们不妨从历史中找答案。

唐朝名将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后,他的家族七代显贵,这算不算成功的“开国承家”?其实这里藏着关键矛盾:第一代打江山时靠的是胆识和机遇,后代守成却需要完全不同的能力。就像现代创业者的孩子可能对父辈的行业毫无兴趣,硬把企业塞给他们反而可能加速衰败。这说明传承不仅是财富转移,更需要价值观和能力的延续。

当代社会还能怎么理解这个成语?比如程序员开发出开源软件,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建生态,这种“数字基业”的共享式传承,或许比传统家族模式更符合时代特征。有位科技公司创始人曾说:“我的‘开国’是搭建平台,‘承家’是培养能独立创新的团队。”这种开放性的解读,让古老成语焕发了新意。

有个容易被忽视的角度是:普通人如何实践“开国承家”?其实培育家风就是微型版本。父母教导孩子诚实守信,就像在精神领域“开国”;子女将这种品格融入生活,便完成了“承家”。有位单亲妈妈坚持每天陪孩子读书二十年,后来孩子成为教师继续传播阅读习惯,这种代际影响比物质遗产更有穿透力。

当我们在博物馆看到青铜器铭文记载的家族史,或者在老字号店铺发现百年账本时,会突然意识到:人类文明的延续本质上就是无数个“开国承家”的叠加。这种生生不息的力量,或许正是成语历经千年仍被使用的原因。下次遇到家族老照片或祖传手艺时,不妨想想其中承载的开拓与继承的双重智慧。

开国承家的造句

  1. 造句 这因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也就给了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
  2. 造句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3. 造句 先王之道,庸勋亲亲,并建母弟,开国承家,故能藩屏大宗,御侮厌难。
  4. 造句 臣闻开国承家,小人勿用,靖谮庸回,唐书攸戒,是以雅人所以怨刺,仲尼所以叹息也。
  5. 造句 宗室在朝开国承家者,今犹称世子,可悉听袭本爵。

"开国承家"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