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ì jiù yíng xīn
成语解释:丢弃旧人,迎接新人。谓爱情不专一。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想你见那男子弃旧迎新,你怀恨在心,药死亲夫,此情理或有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人喜新厌旧
繁体字形:棄舊迎新
英文翻译:replace the old with the new
弃: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旧:1.过去的;过时的(跟“新”相对):旧时代。旧经验。旧社会。不要用旧脑筋对待新事物。2.因经过长时间或经过使用而变色或变形的(跟“新”相对):旧书。旧衣服。窗纱旧了。3.曾经有过的;以前的:张家口是旧察哈尔省省会。4.老交情;老朋友:怀旧。念旧。亲戚故旧。5.姓。
迎:1.迎接:欢迎。迎宾。迎新会。2.对着;冲(chòng)着:迎面。迎风。迎上去打招呼。
新:1.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跟“旧、老”相对):新风气。新品种。新的工作岗位。2.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跟“旧”相对):新社会。新文艺。粉刷一新。3.使变成新的:改过自新。一新耳目。4.没有用过的(跟“旧”相对):新笔。新锄头。这套衣服是全新的。5.指新的人或事物:尝新。以老带新。花样翻新。推陈出新。6.结婚的或结婚不久的:新女婿。新媳妇。7.新近;刚:我是新来的。这几本书是新买的。8.姓。
什么是“弃旧迎新”?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就是抛弃旧的、迎接新的。比如搬家时整理出一箱多年不用的旧杂志,果断送去废品站,再买回一盆绿植装点新家,这就是生活中的弃旧迎新。
有人可能会问:“弃旧迎新必须是大动作吗?”其实不然。办公室里把用了五年的卡顿电脑换成新设备,让工作效率翻倍;手机上卸载三个闲置的APP,腾出空间安装语言学习软件,这些微小的改变同样体现着这个成语的精髓。
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擅长弃旧迎新的人,越容易抓住新机遇。朋友小张去年主动离开待了八年的舒适岗位,转行做跨境电商,现在团队已拓展到二十人。他常说:“旧经验是垫脚石,不是捆仙绳。”这种认知让他在变化中始终掌握主动权。
为何人们有时难以践行弃旧迎新?心理学研究显示,损失厌恶心理会让人对已有事物产生非理性依恋。就像衣柜里那件从未穿过的名牌大衣,明明知道不会再穿,却因为当初高价购买而舍不得处理。这时候需要清醒判断:保留它带来的心理负担是否已超过实际价值?
在科技领域,弃旧迎新呈现加速度态势。十年前人们还在用MP3听歌,如今音乐平台已能根据心情推荐歌单;五年前现金支付仍是主流,现在刷脸支付正在超市普及。这些变迁告诉我们:拥抱新事物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必答题。
不妨把人生看作升级打怪的游戏,每个阶段的装备都有使用时限。学生时代的好成绩是入场券,职场中则需要持续学习的能力。就像春天脱去厚重棉衣换上轻衫,适时地更替思维方式和技能储备,才能保持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明天早晨出门前,试试把玄关处积灰的装饰摆件换成鲜花,这个微小改变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心情。改变从来不需要惊天动地,重要的是保持对新可能的开放态度,就像老树每年都会长出鲜嫩的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