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òng fǔ bān mén
成语解释: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成语出处:唐 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同“班门弄斧”
繁体字形:弄斧班門
英文翻译:show off in the presence of an expert
弄:[nòng]1.手拿着、摆弄着或逗引着玩儿:他又弄鸽子去了。小孩儿爱弄沙土。2.做;干;办;搞:弄饭。这活儿我做不好,请你帮我弄弄。把书弄坏了。这件事总得弄出个结果来才成。3.设法取得:弄点水来。4.耍;玩弄:弄手段。舞文弄墨。[lòng]小巷;胡同(多用于巷名):里弄。弄堂。一条小弄。
斧:1.斧子:板斧。2.古代一种兵器:斧钺。
班:1.为了工作或学习等目的而编成的组织:大班。作业班。进修班。2.指一天之内的一段工作时间:上班。晚班儿。值班。日夜三班。3.军队编制的基层单位,隶属于排。4.旧指戏班,也用于剧团的名称:班规。搭班。三庆班。5.a)用于人群:这班姑娘真有干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你搭下一班飞机走吧。公共汽车每隔四分钟就有一班。6.按排定的时间开行的:班车。班机。7.调回或调动(军队):班师。8.姓。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很多人听过但可能不太会用。比如有人刚学会弹吉他,就跑到音乐学院教授面前说:“我来教您一段曲子吧!”这场景是不是瞬间让人联想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的核心,其实是提醒人们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别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在专家面前展示自己就是错的吗?”这得看情况。比如新手设计师拿着自己的作品请教行业大佬,虚心请教是学习;但如果非要说“您的设计不如我”,那就成了班门弄斧。关键区别在于态度——是抱着交流的心态,还是刻意想要压人一头。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刚拿到驾照的司机,偏要在赛车手面前大谈漂移技巧;只会煮泡面的人,非要给米其林厨师提烹饪建议。这些行为不仅暴露了认知局限,还可能错失向真正高手学习的机会。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是否限制了人们突破权威的勇气?我个人认为,现代社会中,既要保持对专业的敬畏,也要鼓励创新思维。比如程序员在技术大牛面前展示自己独特的代码思路,只要态度诚恳,或许反而能碰撞出新火花。班门弄斧的“弄”字,重点在于卖弄的意图,而非单纯地展现能力。
如何避免成为班门弄斧的人?有个简单方法:先观察再开口。当进入陌生领域时,保持学生般的求知欲,而不是急于证明自己。就像参观鲁班纪念馆时,与其争论木工技艺,不如多看看展品说明,你会发现传统工艺里藏着意想不到的智慧。
最后想说,这个成语更像面镜子,照出的是我们的自我认知是否清晰。与其担心被说“班门弄斧”,不如把每次与高手的相遇当作升级认知的机会。毕竟,真正的成长往往始于承认“我懂得还不够多”。